第十一章 什么是互联网?

( 本章字数:11308)

    1969年底,ARPANET诞生的时候,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那时,甚至连局域网
(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而到现在,将近“而立”之年的互联网至少运行着1千6百
万台主机。
    在我们每天接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通过互联网与朋友通信、与同行交流,通过互
联网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的同时,我们对这个网络究竟了解多少?我们是否有时间,有心情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思考互联网的含义?
    我经常问自己:究竟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意味着什么?什么是互联网的本质?为什么
互联网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

    技术专家的定义

    毫无疑问,互联网首先是当代高科技的产物。在我们试图了解互联网的本质的时候,有
必要先了解技术专家们的定义。
    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FNC:The Federal Networking Council)
通过了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的决议:
    “联合网络委员会认为,下述语言反映了我们对‘互联网’这个词的定义。
    ‘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1.通过全球性的唯一的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
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其它协议基础之上的。
    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它接替的协议
或与‘互联网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
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这当然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定义互联网。这个定义至少向我们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
先,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其次,互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需要有“地址”;最后,这些主机
必须按照共同的规则(协议)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是全球性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目前使用的这个网络,不管是谁发明了它,是属于
全人类的。这种“全球性”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有其技术保证的。正如我们在
本书第二章 中已经看到的那样,互联网的结构是按照“包交换”的方式连接的分布式网
络。因此,在技术的层面上,互联网绝对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某
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控制互联网的问题。反过来,也无法把互
联网封闭在一个国家之内-除非建立的不是互联网。
    然而,与此同时,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必须要有某种方式来确定联入其中的每一台
主机。在互联网上绝对不能出现类似两个人同名的现象。这样,就要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来为
每一台主机确定名字,由此确定这台主机在互联网上的“地址”。然而,这仅仅是“命名
权”,这种确定地址的权力并不意味着控制的权力。负责命名的机构除了命名之外,并不能
做更多的事情。
    同样,这个全球性的网络也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制定所有主机都必须遵守的交往规则(协
议),否则就不可能建立起全球所有不同的电脑、不同的操作系统都能够通用的互联网。下
一代TCP/IP协议将对网络上的信息等级进行分类,以加快传输速度(比如,优先传送浏览
信息,而不是电子邮件信息),就是这种机构提供的服务的例证。同样,这种制定共同遵守
的“协议”的权力,也不意味着控制的权力。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所有这些技术特征都说明对于互联网的管理完完全全与“服务”有
关,而与“控制”无关。
    事实上,目前的互联网还远远不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不仅因为目前
互联网的传输速度不够,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还没有定型,还一直在发展、变化。因此,任何
对互联网的技术定义也只能是当下的、现时的。
    与此同时,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也会不
断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互联网的意义、价值和本质提出新的理解。

    网络就是传媒

    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那样,互联网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
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互联网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当初
ARPANET的军事和技术目的,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为人类的交流服务的。
    即使是在ARPANET的创建初期,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指令与控制研究办公室
(CCR)主任利克里德尔就已经强调电脑和电脑网络的根本作用是为人们的交流服务,而不
单纯是用来计算。
    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David Clark也曾经写道:
    “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
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
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对我们
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可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来自哪里,不能忘记我们给更
大的电脑群体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不能忘记我们为将来的变化所拥有的潜力。”(RFC:第
1336期)
    很明显,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
    英文的“Communication"是个不太容易翻译的词。当我们谈到消息、新闻的时候,这个
词指的是传播和传达;当我们说起运输的时候,这个词指的是交通;而当我们讨论人际关系
的时候,这个词又和交往和交流有关。当年利克里德尔强调电脑的作用在于“交流”,就是
用的就是这个词。
    有趣的是,“电脑”(Computer)和“交流”(Communication),都有一个共同的词
根:“com”(共、全、合、与等等)。古英语的“Communicate”,就有“参与”的意思。
在美国大学里,一般学习的不是新闻学,而是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在这个
意义上,“communicate”与宣传和被宣传无关,而是和大家共同“参与”的“交流”紧密
相关。我在这里强调“网络就是传媒”,也是为了强调网络在人类交流和传播中的重要作
用。
    互联网迄今为止的发展,完全证明了网络的传媒特性。一方面,作为一种狭义的小范围
的、私人之间的传媒,互联网是私人之间通信的极好工具。在互联网中,电子邮件始终是使
用最为广泛也最受重视的一项功能。由于电子邮件的出现,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更加普
遍了。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广义的、宽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互联网通过大
量的、每天至少有几千人乃至几十万人访问的网站,实现了真正的大众传媒的作用。互联网
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
    而互联网的出现,电子邮件和环球网的使用,正好为人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网页就是出版物

    如果理解了“网络就是传媒”,就很容易理解作为互联网的功能之一的环球网的网页实
质上就是出版物,它具有印刷出版物所应具有的几乎所有功能。几年来环球网发展的事实,
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环球网用户直接把环球网当作出版物。根据NetSmart的统计,
50%的用户阅读在线的杂志,48%的用户阅读在线报纸(http://adnet.net/statsl.htm)。
即使不通过环球网阅读报刊,环球网的网页本身也起到了出版物的作用。
    环球网的发明者伯纳斯利在他关于环球网的宣言
(http://www.w3.org/WWW/People/Berners-Lee/9602affi.html)中,明确指出:
    “环球网在本质上是使个人和机构可以通过分享信息来进行通信的一个平台。
    当把信息提供到环球网上的时候,也就被认为是出版在环球网上了。在环球网上出版只
需要‘出版者’有一台电脑和互联网相连并且运行环球网的服务器软件。....就象印刷出版
物一样,环球网是一个通用的传媒,”然而,与印刷出版物相比较,网页具有印刷出版物所
不具有的许多特点。
    首先,网页的成本非常便宜。在纸张非常紧张、非常昂贵的情况下,网页的优点就格外
明显。因为,与印刷出版物不同,网页只是一种电子出版物,建立网页并不需要纸张。而
且,当电影工作者、戏剧工作者、甚至也包括作家们在感叹自己的工作是“一门遗憾的艺
术”的同时,网页的优点也显示了出来。因为,网页是可以随时修改、随时“再来一次”
的。
    网页的另一个优点是读者面广。既然不必花钱,谁都喜欢多看一些东西,因此,好的网
页肯定比好的书报传播面广得多。一个好的网页通常每天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次光顾。
其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既然是电子出版物,网页的传播速度也是印刷出版物所不能比拟的。
    不用说书籍,即使是报纸,从编辑、排版、印刷到发行都需要时间,而网页则非常简
单,只要放在网上就行了。这里,网页与印刷出版物的区别在于,印刷出版物是要送到读者
手里的,而网页则由读者自己来取。互联网上影响最大的新闻网页(比如:美国有线新闻网
CNN)都是每小时更新一次内容。读者可以常看常新,随时追踪事件的发展。
    而且,由于网页使用的是超文本文件格式,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指向互联网上所有与该
网页相关的内容。不管是进行理论研究,还是读新闻,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关的资料。并
且,这些材料好象不是别人写好了强加于你,而是由你“参与”其中,自己“找”出来的。
    也许,网页和印刷出版物的最大区别还是在于反馈。印刷出版物的反馈渠道往往还是印
刷,在许多情况下,得到反馈是非常难得的。而对一个网页提出不同的看法就非常容易。
    正是由于作为一种出版物的这些特性,环球网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根据PC-Meter1996年的调查,平均每个互联网用户每次访问的环球网的网站有5.6
个,每次察看的网页有20.8个,而平均阅读每一个网页所需要的时间大约1.4分钟,平均
每次上网阅读环球网页的时间大约28分钟。(http://adnet.net/stats1.htm)
    作为这样一种具有私人和公共的双重功用的传媒,互联网效用的实现从根本上还是依赖
于参与者,也就是用户的增加。而这一特性又是和网络的本性完全一致的。

    越大越好

    当信息产业由于市场的节奏快、变化大而捉摸不定,开始信奉“船小好掉头”的原则的
时候,网络所遵循的却是“越大越好”的信条。
    的确,如果只有一台电脑,即使装上网络适配卡也没有任何意义。然而只要有两台电
脑,并且两台电脑互相之间可以共享数据,那么,这两台电脑就都活了。
    因为,每一台电脑都可以使用另一台电脑的数据,所以,每一台电脑都变成拥有两台电
脑的数据。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设想有10台电脑联网。如果不联网的话,其功用就是10台电脑。但
是,如果这10台电脑联了网,可以互相分享数据,那么,每一台电脑实质上都可以收到
“以一当十”的效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电脑网络来说,每增加一台电脑,并不是
简单地按算术方法加上一。在上面的这个例子中。一台电脑就是一台电脑,联网的两台电脑
由于每一台都相当于两台电脑的内容,因此相对来说等于是4台电脑了。而如果联网的10
台电脑每一台都“以一当十”的话,那么相对来说,就等于有100台电脑了。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制定以太网标准的鲍伯·迈特卡夫(Bob Metcalfe)提出了著名
的迈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而按几何级数增长。也就是说,使用
网络的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
    当我们在办公室里用电脑处理公文,在家里用电脑写作、玩游戏、看VCD,或者管理家
政(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也许没有想过,这是对电脑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来,这台电脑
完全可以拥有成千上万台电脑的资源-只要通过联网。
    因此,电脑的本性就是联网,而网络的本性则是越大越好。给电脑联网根本不象女人穿
着考究那样,仅仅是一种时髦行为,而是让电脑按其本性而存在。没有联网的电脑根本就不
算电脑。
    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正是这样一种能够最大规模地使电脑联接在一起的国际性的网
络。而这样一种真正大规模的网络之所以能够实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互联网的开放特
性。

    开放才有出路

    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对于国家来说,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而对于网络来说,封闭
同样不会有出路。
    在美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基础设施(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多年来运行良好的网络,如“美国在线(American
On Line)”和“电脑服务(CompuServe)",都显然是一种封闭的系统。
    在这样一种并非任何人都能进入的封闭网络里,每一个加入网络的网员都被赋予一定的
权限。每一个网员在网络中的活动都可能受到严格的管理。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封闭网络存在的意义受到了巨大挑战。根本原因在于封
闭的网络在本质上是违反网络的开放本性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曾经强调指出的那样,电脑的
本性是要求联网,并且,这种网络越大就越能发挥电脑的作用。
    目前,封闭的网络在具体的运行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开放的互联网络的挑战。任何
网络都必须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服务。仅仅提供单一领域信息服务的网络往往意味着用户
的单一性,只有与这一领域相关的用户才可能加入到网络中来。而任何建立“大而全”的网
络的努力,往往受到信息提供者的能力的局限。
    并且,不管是提供“大而全”信息的商家,还是享用“大而全”信息的用户,都不得不
为这样一种“大而全”的信息付出经济上的代价──毕竟维持这样一种封闭的、“大而全”
的网络所需要的费用实在太大了。
    也正因为此,不管是“美国在线”,还是“电脑服务”都不得不最终向互联网这样的开
放网络的方向接轨,至少是不得不提供与其它互联网服务商(ISP)同样的互联网接入服
务。这同时也意味着这些网络本身的封闭式服务量的减少。
    因此,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必须建立开放性网络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编辑的《理解信息的未来-互联
网及其它》一书中(Realizing the Information Future--the Internet and
Beyond,National AcademyPress,Washington,D.C.1994。p43),详细讨论了“开放数据网络
(Open Data Network)”的基本原理。书中强调,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必须建
立在开放的数据网络之上。而所谓“开放的网络”就是指“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
(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
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应该是没有障碍的。”
    具体说来,这种开放体现在4个方面:
    “1.对用户开放。不强迫用户进入一个关闭的体系,或者强迫用户不得连接到其它系统
上。而是允许广泛的连接。就象电话系统一样。
    2.对提供服务者开放。可以为商业的或学术的需要,提供一种开放的、可以接入的环
境。
    3.对提供网络者开放。使任何提供网络者可以成为整个互联网络的一部分。
    4.对未来的改进开放。可以在今后增加新的服务,而不是限制在一种服务中。”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一个局部的、单独的网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设计,
可以有自己的接口、有自己的用户环境,只是在接入互联网这一点上,遵循TCP IP协议就
行。
    这种开放的网络结构最早由Kahn于1972年前后提出来,也就是在那期间,他在华盛顿
成功地领导了最早的ARPANET演示。V.Cerf和Kahn共同制定的TCP/IP协议同样也是一个
开放的例证。这个协议不是为某一个目的设计,而是为所有人服务的。
    在互联网的一批创始人共同编写的“互联网简史”(http://www.isoc.org/internet-
history/)中,也多次强调了互联网的公开性。该文认为:
    “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
求的总的基础结构。”
    因此,互联网就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互联网的标志不仅仅在于使用了路由器,并且能够
通过TCP/IP接入互联网,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开放的网络才是互联网。
    目前我们的“互联网”对外的通道只能有4个,据说这样的好处是便于“管理”(这当
然只是对外行而言,是否真正能够通过限制通道的方法来管理还是值得怀疑的)。然而,首
先这种“管理”会使本来已经拥挤的网络更加拥挤起来。并且,如果这种“管理”能够成立
的话,那么也肯定是双向的。正如我们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就已经谈到过的那样,本来互联网
的设计思想是不要中心控制,任何一部分网络的损坏都不可能破坏整个网络。但是当今中国
“互联网”的局面是:万一这4个出口被卡住,整个“互联网”就瘫痪了。
    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境内的“互联网”之间竟然不是互联的!比如,同样是在
北京,从邮电部的ChinaNet联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园网竟然还要到美国去兜一圈!
因此,在很多时候,哪怕是对于在中国的用户来说,很可能访问一个美国的网页,要比访问
一个中国的网页容易的多,并且速度也快的多。这更使中国的互联网与本来意义的互联网相
去甚远。
    因此,我们当然有权力、也有这个技术手段来建立一个只有部分对外通道的部分开放的
网络,但是,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种网络绝对不是互联网。
    当我们庄严地向世人宣布,我们有能力限制“互联网”的通道,有能力规定人们在互联
网上获得的信息内容的时候,也许应该自问:我们为什么要联入互联网?
    我们限制掉的是什么?这种限制的“互联网”是否还是本来意义上的互联网?如果再过
10年,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今天建立的“互联网”,会有什么感想?
    我们是否能够用这样的互联网对我们的子孙交代?

    认识你自己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难的不是认识世界,而是认识自己。网络就象一面镜子,同样
可以反射出人的本性。
    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来给人下定义。我们可以说,人是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动
物;也可以说,人是能够思想的动物;还可以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或者说人是使用语言的
动物。每一种定义都可能只强调了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特征。但是,不管从
哪一种角度来定义人,都少不了人的一个最基本特征:人是需要交流的。
    只要看一下人类多少次不惜代价徒劳地将各种飞行器送上太空,多少次试图从无线电、
声纳等各种及其微弱的信号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就可以知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孤
独,是多么需要交流。
    我曾经听到有人在鼓动别人入网的时候说:“赶紧入网吧!那种感受就象没有国界,没
有政府一样。”
    确实,中国人被压抑得很久了。过去,我们习惯于一切都被安排好了的生活。
    甚至从一出生,就被决定了“家庭出身”。长大后在家庭附近的一所固定的学校读书。
毕业后由学校分配一个决定一生命运的工作。我们对这一切都习惯了、麻木了。有的时候,
和外国人聊天,说起这些情况,人家总觉得不可思议。还时常会追问我,你们填表真的都要
填家庭出身吗?到现在还要填吗?这有什么意义?
    我想,在这种心态下一接触互联网肯定会有一种震惊的感觉。你可以到世界各地的网站
去,可以了解各种你想知道的事情,可以获取各种对你有用的东西,而不用给人家付出什
么。并且,人家也不问你是谁,更不会问你的“家庭出身”。
    有没有国家也好,有没有政府也好,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不
可能没有政府,也不会期望无政府状态。关键在于在互联网上的感觉就象有部电影的台词说
的那样:“我总的感觉是--解放了!”哪怕这只是一种有限的解放。
    由此也可以看出,互联网是非常注重个人的:个人的意志(可以访问想要访问的网
站)、个人的创造性(可以建立个人的网页)等等。并且,互联网在更大的意义上也是为个
人服务的。
    我们从电脑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始终看到对个体(Individual)的强调。当乔布斯在父
亲的旧车库里做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时候,就是一次很好的个人宣言。由此引起了电脑从
大机房中的专家手里来到了个人的家庭之中。
    互联网的出现又一次证明了对个体的关注。“包交换”的思想来自与中央控制截然相反
的思路,环球网的网页又给了每一个人以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可能,而每一个人都可
以访问自己感兴趣的网页又给传统的舆论控制带来了直接的挑战。
    这一切和我们讲求大一统、讲求中央控制的传统有着深刻的文化上的分离。
    也许,我们至少还需要十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理解互联网的发展将对我们的
文化,对我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