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开化的家庭与教育

( 本章字数:19165)


志同道合的美满夫妻
——廖承志夫妇的恩爱锁链
    一九七九年五月,我在东京会见了率领“中日友好之船”来到日本的、中日友好协
会的已故会长廖承志先生及夫人。廖先生是我五年前初次访华时,第一个在北京迎接我
的中国朋友。那次是深夜到达北京机场,我刚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带着温和微笑的廖
先生,就率先走上来与我握手。那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这次在日本我们是久别重逢。会见这天,廖先生先到会场。在和我欢谈之时,他满
面笑容十分愉快,还不时喷吐出香烟的烟雾。正在此时夫人经普椿女士走来,不声不响
地把丈夫手中香烟拿去,在烟缸上捻灭。廖先生耸了耸高大的肩膀,顽皮地笑了。原来
夫人这是对他进行健康管制。大家都知道廖先生心赃不佳。不光如此,他年事已高,身
材又过于高大,甚至有“大象”之雅号。所以周恩来总理生前对他的健康十分关心,曾
“严令”经夫人对廖先生施行健康管制。
    经夫人是个稳重、谨慎的人,感情从不外露。这一点与开朗的、用清晰的日语谈笑
风生的廖先生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廖先生此时却象做了什么顽皮的事,受到母亲的管束
一样,令人笑逐颜开。夫人自然是希望他健康长寿,多为人民作些贡献。这是个极自然、
平常的场面,我却觉得由此窥视到一对同志式夫妇的深厚情谊。
    经夫人当时身处中日友好协会理事要职;廖先生是活跃在中国革命第一线上的人物。
廖先生的父亲在革命中被杀,他本人也参加过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廖氏夫妇是在相
互理解和爱情中建立起共同信念和目的的夫妇,由此我深深感到经历过苦难的夫妇间的
恩爱锁链是多么坚固。
    经夫人对丈夫的健康管理十分严厉,但另一方面她心地却十分善良。一九七八年秋,
我第四次访华结束时,在北海公园内举行答谢中日友协各位的宴会。席上,我们的一个
年轻团员用中文唱了一首“怀念周总理”的歌。唱完之后,我看到与我同桌的、一向冷
静的经夫人眼中闪着泪水。她并且哽咽着对周围的人说:“我想起了已故的周总理,周
总理真是为人民贡献一生的人,他是非常好的人。”此情此景鲜明地印在我的脑中。
    可以说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与丈夫志同道合的妻子最为刚强,也最美丽。日莲大圣
人曾在书中写道:“大凡女人必是跟从别人,又使别人跟从自己之人。”跟随丈夫的同
时,妻子还必须有明确的方针——使丈夫带领自己朝着好的方向、幸福的方向走去。妇
女应是家庭安定与社会团结的积极骨干。
    我认为丈夫与妻子不应只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关系,而更应是朝着人生大目标
前进的、同一主体,是共同的建设者。也许夫妇这一深奥的内在含义就往于此吧。夫妻
的这种恩爱锁链和他们共同的汗水与辛劳创造出的成果,必将筑起雄伟的、坚实的人生
高塔。

体谅、关怀之心
——夏目漱石的《路边草》
    每当思考家庭问题时,我常想到一句名言:“不论是王公还是庶民,在自己的家中
看到和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家庭的基础首先在于夫妇的关系。不管是小家庭,还是大家庭都是一样。在我国,
孩子生下之后,家庭的重心便移向孩子。丈夫改称为“爸爸”、“父亲”,妻子也改称
为“妈妈”、“母亲”。尽管如此,夫妇关系的好坏仍是家庭的基础。
    提起夏目漱石,人所共知,他是登上日本近代文学最高峰的文豪。因此他能和当时
的高官——贵族院书记官的长女结婚。不过,他的婚后生活似乎并不幸福。
    据说他晚年的小说《路边草》是自传性质的作品,在那里可以看到他那不幸的婚后
生活的影子。
    漱石化身的小说主人公健三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学教师。
    妻子名叫阿住,是位高官的女儿。他们的婚姻当然是受到人们祝福的结合。但是两
人之间很难相互理解,内心总是产生各种误解与分歧。《路边草》正是漱石根据自己的
生活体验创作的作品,是一部描写夫妻间纠葛的名著。
    小说中,有个令人难忘的场面:
    健三为了补充家庭开支,用现在的话说,业余干了点兼职工作。他一心希望妻子能
过上更加宽裕一些的日子。但是当他把挣来的钱交给妻子时,“当时妻子并未显出高兴
的神色”。
    漱石这样描写了当时两人的心情:
    阿住想:“如果丈夫给我钱时说上几句温情的话,我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接过来。”
    而健三却想:“如果妻子能高高兴兴地接过钱去,我肯定会说出温情的话来。”
    这真是把人物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不愧为文豪的生花妙笔,令人佩服。凡事都是
如此,彼此之间,只要求对方,指责对方,而不反省自己,体谅别人,这只能日益加深
彼此间的沟坎吧。
    不只夫妻关系如此,家庭成员间、亲戚朋友交往之中,都须牢记这点,至关重要。
    还有这么一个场面:一个星期天,阿住外出回来迟了,健三一个人吃了饭,躲进屋
里。阿住回到家,只说了一声“我回来了”,并没有对自己回来晚了表示一点歉意。这
种傲慢态度使健三很不高兴。所以他只回头望了一下,什么也没说。
    也许健三产生这种心情是有道理的。只要说一声“我回来晚了”,丈夫的心情就会
舒服一点。然而不知是自命清高,还是由于与健三的关系冷淡使她的心也变冷了的缘故,
阿住口中竟没有说出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来。健三却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竟然一句
话也没答理。
    接着他又描写道:“这样一来,这件事又在妻子的心头投下了暗影,妻子也一声不
吭地径直走向客厅。于是在二人之间,便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丈夫的不开口又使妻子心中不快,两人关系变得愈发冷淡。说起来事情的发生只是
由于妻子没有诚恳地说出一句普通的实话来。
    要说是小事,可能确实是小事。但是有时小事就能成为左右现实的“大事”。一天
的喜怒感情也常常为这些小事情所支配。
    人的心是极纤细的物质,如同几个传送装置接在一起,互相牵动旋转一样,微妙细
小的心理活动,总是一瞬一瞬地相互重叠活动的。决不可忽视这种心理上的精细、敏捷
状况。越是出色的领导人越懂得这种人心的特点。
    我见到过许多世界性的领导人物,在政治家当中,中国的周恩来总理称得起是这种
类型的领导人。
    同时我又感到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语言”是极重要的工具。人的一句话,既可
以引起争斗,也可以促成和好。一句话可以造成终生伤痛,也可以变成难忘的人生转机。
一句话具有一颗心。因此我认为重视语言,就是重视人的心。我希望自己永远是语言美
的人。因为充满真挚的美丽语言虽然平凡,却能抓住人的心,使人紧紧团结起来。
    健三夫妇由于内心的点滴误解,竟导致两人关系的破裂。
    漱石写道:
    “两人都感到已成为再不能互相彻底交谈的男女。因此两人都未想到应当改变现在
的自己。”
    的确,通过这个作品使人看到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不能正视自己的倾向。这种弱点将
影响一生。可以说,不能变革自己的人,结果一生都要受到命运的摆布。
    人考虑问题时,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经过相当的修炼之后才能站在对方立场多方考
虑。如同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旋转一样,如果在考虑人际关系时,也用这种“天动说”,
那就太幼稚了。在认识人、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能够站在对方立场
上考虑问题,这是人类成长方面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懂得人心”决不是多
多留意就可以做得到的。这是一个人完全成熟的证明。说明他成为脱离自我世界、胸怀
更大世界的巨大生命力量。

成熟的家庭
——揭示家庭之含义的《娜拉》
    任何人不可能自己诞生,也不可能只靠自己长大成人,必然是在家庭中诞生,在家
庭中成长。可以说夫妇、父子、母子、兄弟之间都是由一种无形的锁链联结着。这正是
“不断创造人类”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土壤吧。
    我对于最近几年人们呼吁的“家庭崩溃”现象深感忧虑。
    因为我认为这种现象与“人类崩溃”是互为表里的。
    著名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娜拉》(矢崎源九郎译,新潮文库版)是一部描写主人
公娜拉为谋求“自身的独立”而离家出走的剧本,这早已驰名世界。《娜拉》的最后一
幕最为精彩。在这一幕,娜拉对丈夫的虚伪和自己过去的空虚生活痛感绝望,毅然宣布
分手。她的告别也是宣布立志“要作真正的人”的开始。她的丈夫赫尔梅想使她回心转
意,对她说:
    “难道我在你的心中永远不能成为超过别人的人啦?”对此,娜拉只回答了一句:
“那必须是出现奇迹中的奇迹。”
    赫尔梅:“什么是奇迹中的奇迹呢?”
    娜拉:“那是在你和我都发生了变化之后——不,我已经不相信会有那种奇迹了。”
    赫尔梅:“可是,我相信。你快说,我们俩都发生变化之后呢?”
    娜拉:“那时我们俩的共同生活,就会象真正的夫妻生活了吧。啊,再见吧。”
(走出门去)
    于是,赫尔梅叹息着,呼喊着娜拉的名字,“啊,这奇迹中的奇迹!?”他这样发
出最后的带有一线希望的呼喊之后,幕落。
    易卜生在这里所要表达的主题,并不是要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改革。他在一封信中曾
写过:“真正需要的是人的精神上的革命。”(《易卜生》,原千代海著,玉川大学出
版社版)这句话正是他的思想核心,是贯穿全作品的“意愿”。易卜生找到了能够创造
新时代的家庭的钥匙。它不是存在于环境的变化之中,而是在人的自身变革之中。
    本来组合成家庭的锁链应当是爱情,是纯洁的心。但是,一旦这锁链是由阻挡彼此
成长的依赖性、惰性和表面形式结合而成时,它就成为一条沉重的束缚人的铁链。我想,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人总是要生活在某种联结彼此的锁链之中、联系之中。只有在坚
实的锁链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具有深刻意义的生之喜悦吧。
    娜拉的出走正是要寻找一条更为坚固、更为紧密的锁链。
    这恐怕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里程碑吧。我想易卜生想要说明的是不论男人还是女
人,能否进行这种人生旅行,完全取决于自身成长的程度。
    在第二代会长户田组织的青年聚会上,曾把《娜拉》作为教材进行过讨论。我记得
那时户田先生在做总结时说过:
    “这个《娜拉》的续篇该怎么写,是个大问题。今后你们要个人写个人的啦。”这
句话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中。
    “家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越是处在激烈的变化时代,越应回到最初的起
点去认识家庭的永恒使命。
    一句话,家庭是“创造人格的场所”。也就是每日每时加深着心灵之美,通过彼此
间的帮助不断修练每个成员的人格,由不成熟到成熟,日益丰富起来。我认为这才是永
远不变的家庭存在的意义。
    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不断与社会进行交流,然后又回到家庭。在这样每日每时的反复
过程中,加深和扩大与左邻右舍、周围人员的交流。他们把在各自不同社会、地区中得
到的体验带回来,形成家庭内的空气,并影响着家庭的成长。我想,这样不断成长起来
的家庭或叫“自我变革”,或叫“自我进步”,总而言之是充满向上发展活力的家庭。
我把今后的这种家庭形象,暂时称为“成长家族”。
    当然,“成长家族”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家庭是不断创造的。没有人能提供给
现成的完美家庭。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家庭就是通过爱的不倦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作家的日记(1)》,川端香男里译,收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17》,新潮社版)
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个样式。这就很好。用不着去和别人攀比。另外,并不是不具备一
切条件就不幸福。
    比如我们用电子计算机找到一个条件最优越的人,他举行过最豪华的婚礼,一开始
就住进自己购买的新居。但是如果没有爱的不倦的努力,他的家庭很可能只是外表物质
华丽,内部十分空虚,最后有堕入《玩偶之家》的危险。
    如果只靠“自家住宅主义”,乍看上去十分幸福,实际会有意想不到的薄弱之处。
如果不能朝着人生的更高层次,为了彼此的成长而不断努力,也不会刻写出人生的幸福
和胜利的历史。只存在人们相互慈爱、相互体谅、共同攀登高坡之时,也就是这个“成
长家族”或者叫“真的家庭”建成之时,才能促成一个人类易于生存的社会的出现,幸
福之风才会吹到人间。

抱着正确目的走向社会
——一个劳动妇女的严肃态度
    昭和六十年(一九八五年)的十月,我访问了秋高气爽的广岛。为纪念广岛被炸四
十年及联合国“国际青年年”,世界各国青年男女聚集到这里,举行第六届世界青年和
平文化节。我是应邀来出席这个大会的。
    在会议期间,我打听到一个妇女的下落。三年前她的丈夫死于癌症,后来我曾一直
关心着她的情况。
    听说在她丈夫留下三个爱子突然离开人世之时,她曾茫然不知所措,沉重的打击使
她悲痛欲绝。然而,最后她还是站起来了。这动力便是对三个孩子的爱。她下决心“不
叫孩子们失去希望”。虽然经济上不一定困难,她仍然到建筑公司去工作,同时照看孩
子,每天从事的是自己生疏的工作。她要通过自己的表现,向孩子向社会表明,“我们
的家庭丝毫没有后退。”这种心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自己的鼓励。这位妇女曾说
过:“我觉得丈夫和孩子们都在看着我工作的情况,所以一点也不能偷懒。”
    她的话是平凡的,也是感人的。对她来说,工作岗位就是磨炼自己,使自己成长的
最好的修行道场。她要成为好妻子、好母亲的决心完全化作对工作的尽心和不断进取的
力量。
    现在,从事各种工作的职业妇女已达一千五百万人以上,超过了家庭妇女的数量。
由于工作岗位的扩大和管理职位的出现,妇女参加劳动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时代潮流。
    听说最近不光单身青年妇女大量参加工作,那些从事计时工作的母亲们也在明显增
加。她们出来工作的原因:一是家庭电器和速成食品增加,家庭琐事变得简单了;二是
生活费用、房费不断上涨,需要增加收入。不只如此,在人的寿命已达到八十岁的今天,
孩子长大之后的漫长岁月应当如何过得更有意义,也是人们考虑的问题。
    不用说,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目的很多。我历来就主张妇女把视野扩大到社会,
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因此出现这种“女性时代”的现象,我是双手赞成和支持的。我
认为她们心中立志把握自己平凡的人生,使其更加坚实,更加适于自己发展的愿望是非
常可贵的。
    当然,每人参加劳动的动机肯定不同。但是,不管最初是以怎样的心情开始的,工
作总归是工作,工作就要负起责任。
    那些把工作岗位当成磨炼自己人格、施展才能、完美自我的场所的人,工作就会成
为她们的食粮。此外,在我和许多劳动妇女交谈过程中,深感最重要之点是要把家庭和
工作岗位区分开来,尽量有个思维方法与情绪上的变换。比如:来到眼前的工作要尽量
当场解决;工作中要有具体目标;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于同事或晚辈,而应当善于
诱导别人介绍经验。
    自然,生活不可能都按道理去进行,为了使“劳动母亲”的自行车能在家庭与工作
岗位之间保持平衡,越过有形无形的障碍,工作的目的就如同一个车把,必须牢牢把握。
平衡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掌握。有时也许会倒向一方,甚至摔倒也在所难免。关键是要
坚持下去,战斗下去。
    成长起来的人没有牢骚,他是谦虚的。每天勤勤恳恳踏着人生的车蹬前进下去,周
围人们看待你的目光肯定会变得温和起来。
    对劳动妇女来说,最大的苦闷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只要看看对孩子们进行的
调查就可知道,和母亲相处时间的减少,似乎并不一定会成为孩子们沉重的精神负担。
反倒有很多例子表明:由于母亲既能工作又能管好家庭,母亲的奋斗精神反使他们更早
地认清社会,懂得了正确的人生态度。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靠漫长的接触或语言的交流。父母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教育环境。
这种精神自然也适用于专职家庭妇女的情况。这里无须赘述。
    我想,家务与育儿也应算作创造性的“工作”。为了丈夫,为了孩子,又为了自己
的人格,不管什么事都能认真努力完成,这就是最重要之处。孩子们会在母亲身上学到
这种精神,从而成长起来。
    今后,女性将会更加深入、广泛地进入社会,这是时代的趋势。女性的特点是耐心、
细致、善于体察关心别人。有强的审美观点。如能重视她们这些特点,使其发展,必将
有利于社会。不只限于某种职业,在社会的各部门内,以及和平运动之中,女性都能发
挥巨大作用。正是女性那脚踏实地的扎根于大地的实践经验与生活体会,可以使容易走
向空洞化的各种运动得到充实。现实生活才是一切人共同依据的基础。“母亲如果变化,
世界也会大变”——妇女的呼声、妇女的主张一旦运用到社会各个角落,必将给陷入困
境的现代社会带来极大光明。

结婚是有崇高意义的创作
——评山本周五郎的《桃井》
    常听人说现在离婚率增高了。也许还有一些夫妇即使未构成离婚,也只是维持着淡
漠的感情而已。
    夫妇是这个世界上有缘相逢的一对,他们曾立誓要一生比翼相随,现在却因某种原
因各奔东西,其中定有第三者难以推测的不得已的情况。这种迫不得已的最终选择令人
同情。
    属于这种情况者可能是多数。姑且不谈这些,现在应当考虑的是在面临困难和绝望
之时,以及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夫妇间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态度。
    山本周五郎的作品中有个小品《桃井》(《山本周五郎小说全集1》,新潮社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武士的女儿。她相貌不甚美丽,所以自幼就喜欢读书,从中寻找乐趣。
逐渐地对和歌产生浓厚兴趣。立志写作和歌度过一生。在拒绝多次提亲之后,竟错过婚
期,无人问津了。
    后来她得到了转机,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老妇人,在和老妇人接触过程中,她那关
闭着的心被打开了。老妇人劝她道:“不能把和歌之道与结婚对立起来。如果一生要独
身到底,事事争强好胜,就不会作出打动人心的美丽和歌来。”
    不久又有人来提亲,说的是做一门武士的填房。那武士死了妻子,留下两个男孩。
她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她不忍舍弃和歌。但是又想,也许会像老妇人说的那样,反而能
写出打动人心的和歌来吧。于是下了决心。这时老妇人又告诉她:
    女人对结婚寄与的希望与理想并不是一结婚就能实现,而是靠今后自己的努力去逐
步筑造。
    “并不是理想的境界里存在着结婚,而是结婚之后才开始实现理想,而且这理想几
乎全要靠妻子的努力……。”
    在抚养两个继子的共同生活中,她经受了考验,逐渐成熟,从中更加体会到老妇人
教诲的重要。
    回顾一年的结婚生活,她对自己说道:
    “家庭如同妻子的镜子,夸张一点说,自己心中起伏的每个不同情绪,似乎都会马
上反映到家庭中来。……治家持家不是一件事务,而是同写和歌一样的创作。……而且,
如果和歌写坏了,只要撕碎扔掉就可以了,但是生活却不能再度重复。人度过的每一天,
都如实地刻写在时间的碑石上。尽管眼睛无法看到,也不会留下痕迹,但父母传子,子
又传孙,就这样血缘相联,心心相系,永无止境。如果说是创作,再不会有其它创作能
具有如此伟大的意义了吧。”
    的确,夫妻、家庭走过的一生道路,犹如一篇文学创作。
    而且在这创作的过程中,女性力量所发挥的作用尤为重大。正如日莲大圣人在佛书
中所写:“箭之行在于弓之力,男人的行动来自女人的力量”,“夫如箭,妻如弓”。
如果弓坏了,箭就无法飞出。如果女子贤慧、聪明,就可以发挥出男子的最大力量。相
反,如果女子愚蠢,缺点很多,也会大大减弱男子的力量。
    我想,女子智慧的大小,仍然取决于她与丈夫分担重任的决心吧。
    虽说是夫妇,本来是都不成熟的,存在缺点的两个人,难道不正是因为这点才有
“创作”的苦辛,正因如此,可以说才有“创作”的喜悦吗?而且,如果两人能相互补
充不足之处不是大好的事吗?因此就需要两个人之间有共同的理想、目标——志向。这
可以称为创作中的共同“主题”。即使偶尔有厌烦对方之处,即使发生争吵,也能重新
回到夫妻原来的起点,“再次继续前进”。这个起点正是共同的目标。
    每对夫妻的志向会有所不同:这应当由两个人共同商定。
    而且在两人一起朝着这一目标努力的时候,要进一步不断相互切磋琢磨,加深夫妻
间的相互理解。这个共同志向,就是夫妇间的锁链,不久也将成为父母与孩子间的锁链。
    日莲大圣人在书中又写道:“父母志,子述说”就是说,父母的理想、信念由儿子
继承,儿子将按自己的理解去执行。
    我在这里要寻求的不是地位、财产的继承,而是“父母传给儿子”的最珍贵的源流。
    不管怎么说,结婚,从一个侧面来看是无法后退的起跑线。因此可以说在夫妻的锁
链上布下了背水之阵,只许前进,不能后退。而且必须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到那时,
希望你能重新咀嚼一下《桃井》主人公的独白:
    “如果说是创作,再不会有其它创作能具有如此伟大的意义了。”

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样
——“坚强的母亲”居里夫人
    我经常向女青年们谈起居里夫人的事迹。我认为作为一个女性,一个妻子,一个母
亲,她所走过的道路,具有极大教育意义。
    由巴黎坐二十分钟电车便到达索站。这是一个与繁华城市截然不同的幽静住宅区。
在索市有个法国日莲正宗的巴黎会馆,所以我每次去巴黎必到那里。走在那附近的石板
路上和七叶树成行的林荫道上,仿佛又听到历史的脚步声。我和妻子常在这里散步。这
一带有玛丽·居里的包围在绿树丛中的故居,还有玛丽·居里与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
墓地。玛丽的二女儿艾薇·居里的名著《居里夫人传》(川口笃他译,白水社版)曾使
年轻时代的我十分着迷。因此每到这里便产生一种与昔日知己相逢的亲切之感。
    众所周知,由于居里夫妇共同发现了铀元素,于一九○三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一九
一一年玛丽·居里又单独获诺贝尔化学奖。能够两次得到这种奖金的人,在科学界只有
她一个。
    我所关注的不是她的这些业绩,而是她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战胜悲痛,
把两个女儿培育成人的坚强母亲的生涯。
    艾薇在《居里夫人传》中,这样描写过:
    “玛丽心中从未考虑过在家庭生活与科学家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她一直把妻子的
爱,母亲的责任和科学研究摆在同等的位置上。她决不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而且她以
极大的热情和意志获得了成功。”
    玛丽对女儿的教育,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表率行动。她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并为此
信念奋斗不息。她的坚定信念就是“科学的力量才会给人类带来进步”。尽管今天科学
上也出现了核武器时代,人们不再对一切科学都寄与美好期望。然而她是生在十九世纪
末二十世纪初,那是科学的“激动人心”的时代。
    玛丽与丈夫皮埃尔是研究事业上的最好合作者,同时又是和睦的人生伴侣。
    在玛丽一生中遇到许多不幸:他最热爱的父亲去世;姐姐的孩子生病;第二个孩子
流产;丈夫体弱多病。在那困难接踵而来的时期,她曾与丈夫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
    玛丽说:“如果我们中的一个死去了,留下的那一个也不会活着吧。”皮埃尔却答
道:“不,你说错了,不管发生什么事,即使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也要继续从事研
究。”
    命运是残酷的,他们谈过的那种结局,终于出现了。
    四年后,她的丈夫在不幸的马车事故中丧失,那时她才三十八岁。尽管她抱着无限
悲痛,却仍然按照皮埃尔的嘱咐,一面继续研究,一面抚育女儿。为此,开始了艰苦的
历程。
    她接替丈夫的讲座,站在巴黎大学索尔朋努学校的讲坛上,成了空前的第一个女教
授。以后的日日夜夜,她全力以赴地投入战斗,作为学者从事研究,作为主妇安排生活,
尤其要作为母亲教育孩子。
    她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充满细致的母爱与周到的关怀。有几次机会可以给孩子留下大
批财产,但是她都放弃了。她一直和贫困搏斗,抱着必须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生活的信念,
对于这种不为儿孙留“美田”的作法,我深表赞同。
    二女儿艾薇追述说:“玛丽的催人泪下的努力,她的意志,(中略)独立自主精神
给我们两个人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我们相信不管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能够不靠旁人,
自己闯过难关。”
    与此同时,她严厉的背后又充满了母亲的慈爱。
    她曾在信中这样写道:
    “你们爱我,给我愉快;有时又让我担心。你们真是我的好宝贝。”
    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女依丽诺继承母亲事业成了科学家。
    玛丽死后,她也和丈夫一起得到诺贝尔奖。二女儿艾薇和姐姐不同,活跃在另一领
域。她从各方面做母亲的助手,帮助母亲去了美国,在母亲不大擅长的社交方面做好各
种安排。她的丈夫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秘书长,如果是现在,这个组织也是可以获得
诺贝尔和平奖的机构了。我愿意说,玛丽建起的这个家庭是奏出光辉凯歌的一家。
    我在玛丽·居里的道路上看到了一个永不屈服的坚韧的人之中核。我想正是这个中
核完成了对女儿的家庭教育吧。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父母通过自己的生活态度使孩子认识这种人之中核,并使
其贯穿于生活之中,不断培育下去。
    应该看到居里夫人完成这样好的家庭教育使命,不是靠她高深的学识,而是靠了她
作为母亲的“灵魂”。
    我在一般百姓之中,也见到过许多家庭的妻子或母亲能够克服悲伤与痛苦,把孩子
教育成出色的人才。总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不是牢骚满腹,而是
生活在乐观开朗之中。常言道:“孩子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要使孩子看到脊背,自
己就必须背过脸去朝前走。父母应当一天比一天更加充实地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这
个过程中,孩子的生命中便自然产生出充满信心生活下去的原动力量。“家庭教育”是
各种教育中最完善的“育人教育”、“灵魂教育”。
    对孩子们来说,最好的教育环境是在父母的心中。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父母自身的不断成长与成熟。

父亲以父子对话形式参与教育
——原英国驻日大使弗·吾纳的家庭教育
    原英国驻日大使弗雷德·吾纳氏的一段谈话,曾在家庭教育方面给我不少启示与帮
助。有一年的岁末,我招待大使夫妇共进晚餐。席上大使谈道:
    “我总是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来接近。”
    “即不管孩子懂或不懂,我常给他讲些复杂的国际问题。”
    我可以想象出这位剑桥大学出身的英俊的外交官和孩子认真高谈时的情景。这是令
人愉快的。
    曾听到许多母亲和学者说过,孩子们可以理解许多复杂事物,甚至使大人们感到吃
惊。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需要受到重视和尊重。孩子们总有一种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存在
的心理。
    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方面,大使的谈话很有启发性。说起家庭教育,一般人都是全
部交给母亲去管。现在已有不少人醒悟到这点,主张父亲也应关心教育。父亲每天在严
酷的现实中到处闯荡,知识比较丰富。如果通过父子对话方式把这些介绍到家中,我觉
得很有益处。孩子进入中学后,就会有相当的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许多具体问题,
学习父亲的思想。
    看起来,那位大使对孩子的要求相当严格。据说他曾对大使馆工作人员讲过:“如
果我的孩子做了错事,希望你们严厉地批评他。不要客气。”如果孩子对仆人等直呼姓
名,大使夫妇就会暴跳发火。我觉得像这样在家庭中教育孩子明白好坏的界线是很对的。
善恶分明在培养今后的社会人方面,愈来愈占有重要位置。
    如果父亲和母亲同样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会产生反抗,变得内向。父亲如果像个
朋友或说话不多,对孩子们来说反而具有威信,他若能时而向孩子们指出善恶的界线,
效果就会更好。同时,父亲对孩子的信赖在孩子人格的形成上,比起母亲的爱还要产生
更大的影响。
    诚山三郎在一篇随笔《父亲的耐性》中描写了一个获得芥川奖的作家的父亲。
    这个青年作家在高中时期,由于偶然原因加入了小流氓组织,受到警察的管教,后
来离家出走到东京。父亲给儿子寄去明信片,信中没有一点指责,只是若无其事地介绍
家中情况。儿子从来不写一封回信,父亲在七年之中却寄去两千多张明信片。
    对这个给自己脸上抹黑的儿子,在渺无音信的情况下,连续七年坚持无偿的努力。
这父亲的深厚信赖,耐心和慈爱,在儿子的人生道路上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支持和鼓励。
    父亲与儿子,尽管经历有多有少,同样都是在人生的风浪中颠簸。父母之爱越深,
惦念和操心也就越多,永远不会休止。这就是父母之心吧。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行为的镜子”。相信孩子的人,就会教育出相信父母的孩
子。相信父母的孩子必然会成为有出息的人。

心的交流使他的才能无限伸展
——歌德所受的幼儿教育
    幼儿身上也俨然存在着一个内心世界,这内心世界,如同一个小宇宙,它不能过早
受到污染,也不应被黑暗笼罩,更不应为烟尘覆盖而失去光明。
    我认为应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造成一个悬挂七色彩虹天空一样的广阔世界。并
且应当设法给他们灌输丰富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为了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永远能够既顽强又纯洁,既善良又勇敢地生活、
前进,母亲们不应忘记,必须在他们心中播下各色各样的幸福种子。
    那是因为对于幼儿的最大的教育场所是在母亲的心中。
    在一个微风送爽的初夏,我访问了德国的法兰克福鲁德地区。尽管日程十分紧张,
我仍然有幸抽空参观了大文豪歌德的故居。而且在那里听到一段他少年时代的故事。
    歌德在一生八十二年的岁月中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作。
    他的丰富的创造力的源泉究竟在何处?——这段故事告诉我们,歌德的源泉就是和
母亲之间进行的心之交流。这交流曾是那样充满温馨,充满幽默。
    关于歌德少年时代的情况,我们可以从皮特曼所编的《歌德对话录》(大野俊一译,
白水社版)及《歌德的故事》(菊池荣一著,讲谈社学术文库版)中了解不少材料。歌
德的母亲艾丽沙白特是个能干的、开朗的妇女。只要她一出现,周围的人会立即感受到
温暖的气氛。
    她最善于讲述有关星星的故事,她能把水、土、空气等等人格化,运用丰富的想象
力编成各种童话。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能成为她有趣的故事题材。歌德从母亲的这些故
事中感到一切生物都在跳动,养成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慈善心肠。
    歌德总是闪动着眼睛,入神地倾听母亲的讲述,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驶。有时,故事
中他所喜爱的人物遇到不幸,他的脸土会立即现出愤怒,眼睛里闪出泪花。
    母亲非常了解歌德的心情,当天总是不让故事结束,最后只说一句:“好吧,明天
接着讲。”这样使他期待明天的结局。于是歌德自己就去想象情节应该如何发展。而且
他把想象的内容只悄悄告诉祖母。
    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母亲故事的发展大多与歌德的想象完全一致。实际上,这
是母亲悄悄从祖母那里打听到歌德想象的内容,自己又照它编出来的。
    歌德在自己的想象与母亲的讲述一致时,显得非常高兴,激动得小心脏不住地跳动。
    母亲艾丽沙白特在回忆这种心的交流时写道:“我们彼此都进行着秘密的外交工作,
谁也不向对方透露情况。我以按照听众的喜悦、惊奇情况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乐趣;窝尔
夫干(歌德名字——引用者)也不表明自己就是这些奇特故事的作者。只在看到自己奇
特的构想得以实现时,眼睛闪出光辉,拍手称快。(《歌德对话录》,前已出)
    幼年的歌德,这样在母亲讲述的有趣故事中,逐渐伸展开想象的翅膀。多么聪明的
母亲啊!她在这生动有趣的母子交流之中,诱导出歌德的想象力,不断培育这英才的幼
芽茁壮成长。
    幼年时期思想是否开阔非常重要,因为幼年时代养成的丰富想象力会成为一生的思
维与情趣的基础,可以决定作为人的“充实、丰富之心”的广阔天地。不过,“培育孩
子”也无须拼凑什么特别复杂理论,最主要的是叫孩子自由地编织理想,造成一个愉快
的、广阔的环境,使孩子能无限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常说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发挥这种能力就要靠自信,靠相信自己可以作好一切的把
握。只有出自内心的表扬和温暖的鼓励才会给与这种自信及把握。相反,冷言冷语或傲
慢的挖苦如同钉下钉子一样,即使过后把钉子拔去,依旧会留下破洞。不管以后如何解
释,伤害了的心就很难恢复原样。
    一个母亲对孩子说:“你撒谎,我不相信!”另一个母亲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我最了解你。”到底哪个母亲能够培育出诚实的孩子,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样,轻易给
孩子下结论说:“你这个孩子不行!”不如说:“啊,这次是没搞好。”
    同时再和孩子一起后悔发生过的错误。这才表现出母亲的关怀。虽说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轻易地下结论否定他,也是傲慢的表现。应当记住:“母亲不只生身也生心。”所
以应当不断运用宽容和坦荡胸怀,筑起语言的桥梁,使孩子的心日益充实起来。能够相
信、鼓励孩子的母亲,从某种意义看,可以说是个“最后的慈爱的堡垒”。母亲的慈爱,
可以使孩子才能的幼芽无限地得以成长。

父母的为人就是留给孩子的财产
——母子中秋赏月
    提起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我常想,不能总是讲述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老故事,
其实日常的普通行为本身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可以向孩子说明重要的道理。
    佛典中说:“与善者睦,心、行、言、动必改善”。就是说,如果与善良的人能够
和睦相处,自己的心地、行为、语言自然也就会好起来。这是一个人生道理。
    人心变化之微妙超过万物。特别是纯洁如雪的幼子之心,在他人生的摇篮期中,由
于环境不同,都可能染上各种好的或坏的习气。
    应当向孩子讲述什么呢?对孩子来说,母亲的日常行为就是活的圣经。通过行动传
给孩子的许多东西,会永远留在孩子心中,成为最宝贵的财产,成为生活的动力。
    我听到过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家母子三人住在东京某公寓区。有一年中秋之夜,一
家人决定在月下度过一个夜晚。母亲同两个三岁和五岁的儿子,做好了赏月的准备。
    他们做好糯米糕,向邻居要来芒草穗插在花瓶中。孩子们瞪着明亮的眼睛,等待着
月亮出现。
    可是,也许由于连续阴天下雨之故,夜空中覆盖的厚厚云层始终不见消散,看不到
转晴的迹象。大概是心理作用吧,她感到孩子们有些失望。于是母亲向孩子们喊道:
“来!和妈妈一起做个大月亮!”
    妈妈和孩子们在纸上画个大圆月,然后贴在墙上,母亲讲起关于月亮的种种传说,
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明月之夜。
    这虽是个小故事,它却象一幅名画一样印在我的脑中,久久不忘。因为我佩服那母
亲构思的巧妙。更因为那种繁忙的都市早已忘记的中秋赏月的古代情趣,和母亲对孩子
的慈爱心肠巧妙地融和在一起,在我心中引起反响。
    我认为,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母亲充实的心灵和智慧,永远会给孩子带来幻想。反
过来,不管孩子如何追求幻想,如果父母不断吵架,母亲动辄牢骚不停,说三道四,指
责别人,孩子们便会了解到周围的一切,失去天真。
    佛典要求父母必须以四护来保护孩子。这四护即:“生”、“养”、“成”、
“荣”。可以说这里也体现了所有父母的实际行动与愿望。
    这里所说的“成”,也就是使其完成人生的理想,可是要完成什么理想呢?另外,
靠什么使其“荣”华呢?我觉得在现代社会里已失去了标准。
    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价值观念变得五花八门。在这个社会上,父母与儿女都常常
为那些表面的人生迷惘而不知所措。担心目前这种社会状况的人,恐怕不只我一人吧。
    应当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生先辈,我认为做父母的应当为孩子作出榜样,让
他们看到一个成熟的人,看到父母一生为追求真实的光荣所走过的轨迹。哪怕父母的一
生极为平凡,极为朴实,或者遇到过挫折,都无关紧要。
    这样,孩子们才能得到一个心中的故乡,回忆往事时,他们会赞叹说:“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确实是了不起啊。”最近,我一直思索着这些问题。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