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类型的人

( 本章字数:8852)

                61 高人

  中国人中有非儒家的,但骨子里没有一个人不是道家。
  道家思想使中国的大部分优秀人物退隐山林自得其乐,而置苍生于不顾。从概率论的角度而言,这些优秀人物的问世是以群氓的出生为代价而换来的,而这些高人无视群小嚣乱朝廷,自己却躲到世外桃源中“保命全生”去
  高人们淡泊名利,高蹈自赏而游戏风尘,胸有机抒而置身局外。其热心冷眼,高则高矣,可惜让苍生自生自灭,不知人道为何物。
  高人们寄意山水,酣醉高卧而心系天籁,孤傲脱俗而大隐隐市。其神游物外,高则高卖,可惜让苍生盲人瞎马,不知文明为何物。
  高人们脱略形迹,藏头露尾;高人们装疯卖傻,矫情作态;高人们待价而沽,买椟还珠。高人们满腹才学,不思救黎民于水火,三顾三辞,半推半就,偏有许多做作。高人们热衷宦海,却以屡诏不仕自傲,口逊心喜,勉为其难,比之孟子“舍我其谁”的率真,不可同日而语。更有一些冒充高人者,就职伊始,发表一通“无甚才学,诸位抬爱”的高论,其心奸似鬼,恶形恶状,今人作呕。几曾见冒天下之大不韪,自荐于世,胜任愉快之人?而一旦大权在握,则草管人命,欺上瞒下,无恶不作,其老子天下第一的虚骄之气,不可一世。
  高人们每有怪论,曰“绝圣齐智”、“绝学无忧”,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于是或为“渔”,或为“樵”,或为“耕”,故意置“渔”“樵”“耕”于“读”之上者,乃欲秘其技、隐其术、同其尘、韬其光、弃其学、养其晦,以其昏昏,使人昧昧,由此而能弘扬文化、激励风物者,举世未之有也。

                62 诗人

  人类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如同狼之被驯化为狗,诗人却是少数不甘驯服、不惯驯养的野狗。诗人向往狼的野性和自由、狂放和孤独,因此他喜欢在旷野徘徊、在月下嚎叫。东方诗人嘲笑东郭先生的妇人之仁而赞赏中山狼的生存智慧,它钻进书袋最终是为了出来。西方诗人嘲笑犬儒主义的半途而废,第欧根尼虽然走出户外拒绝了帝王的阳光,却钻进木桶不肯出来。
  诗人厌恶一切与房舍相似的东西,因为房舍拘束了他躯体的自由;诗人也痛恨所有与道德雷同的玩意,因为道德规范了他灵魂的自由。诗人追求的是绝对自由,他向往一座没有墙壁的宫殿和一条没有堤岸的河流。从人类成为家畜的第一天起,居家的诗人就有了失家之痛,诗人永远是精神上的出家人。当楼群街市淹没全部山岭旷野的那天来临时,诗人就成了彻底的丧家之狗。
  诗人是这样一种人,他自以为最清醒,却终日浸泡在醉乡之中;他自称最痛苦,却整天快乐得像个小丑;他穷得像个乞丐,却比帝于更具有尊严;他接受你的供养,却仿佛是不忍心让你的善意落空;当你希望他向东时,你必须命令他向西。
  诗人兼具狗性和狼性,但总是偏离一般的人性。你穿鞋袜,他偏不穿袜子;你不穿袜子,他就穿拖鞋;你穿拖鞋,他就打赤脚;你也打赤脚,他就硬要光膀子;等你也光了膀子,他早已脱了裤子。
  然而,诗人与恃人是不同的。有狗性较强的诗人,也有狼性较强的诗人。一个产生较多狗诗人的时代常常被称为“黄金时代”,一个产生较多狼诗人的时代往往被叫做“英雄时代”。因此诗人最大的敌人,是另一个诗人。如果两个诗人碰巧一个是狗诗人,一个是狼诗人,这种仇恨很容易理解,因为狗是羊群的首领。如果两个诗人都是狗诗人,他们就各自被对方称为“狼诗人”,于是狗咬狗被美饰为英雄的决斗;如果两个诗人都是狼诗人,他们就各自被对方攻击为“狗诗人”;于是英雄的决斗堕落为狗咬狗。
  在大自然已经越来越不自然的今天,诗人已成了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仅仅为了其观赏价值,也有必要对诗人加以保护,然而诗人的天性是拒绝保护的,这就使动物保护协会的先生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63 酒徒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这是酒徒们的老话头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似乎只要每日醉醺醺,就赛过活神仙。醉与梦是相似的,但国人的评价却大为不同,醉谓之生,梦谓之死,醉与梦竟有生死高下之别。
  刘伶乘醉出游,令人荷锄随后,说“死便埋我!”并嘱咐妻于,“死后三大才可以埋我,或许我只是醉 ”可见刘伶确信醉与死无干,醉是生的最佳状态。刘传说“妇人之言,慎不可听!”其实酒徒的疯话,才真正是慎不可听。酒后未必吐真言。比如一个酒徒说“一醉解千愁”,另一个酒徒却说“举杯消愁愁更愁”——高适说:“醉后语尤颤。”古今酒徒的话,大都应作如是观。
  酒徒们似乎都是多忧善愁之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酒徒们到底忧些什么 “先天下之忧而忧” 然而说此话的范仲淹却说“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突!”可见酒徒们只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杞人之忧。酒徒们愁的又是什么 是乡愁还是春愁?一个酒徒说:“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园逢俗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原来只是不相干的“闲愁”。“闲愁”不在于“愁”,而在于“闲”,“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酒徒们,是连愁滋味也不识的。
  酒徒们都是意志薄弱、无聊透顶的闲汉,狂饮既无法解忧,更不能消愁,他们就用酒自我麻醉,然后自我陶醉。酒徒常自以为怀才不遇,仿佛世界应该用完美来恭候他这个稀世天才;仿佛天才的降世,并非为了使世界变得完美,而是专程来享受这完美的。然而他们除了用八斗的酒才证明“酒有别肠”,却没有八斗的诗才来证明“诗有别才”。
  中国自古多有“但愿长醉不愿醒”的高人,洒的生产量与消费量历经几千年而雄居世界之首。“几日寂寥伤酒后”(曼殊)、“病来把酒不知厌”(贺铸)的东亚病夫,也宜正名为东亚“醉”夫。睡狮确实不再酣睡,然而酣醉了;病夫确实不再病歪歪,然而醉歪歪了!“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白居易)的饮酒盛典真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难怪不少人不喜欢痛斥“朱门酒肉臭”的杜甫,而更喜欢坚信“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李白——中国人难道永远都是这样的虚无主义者
  借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4 弈者

  不喝酒者,也知酒能醉人;不好弈者,却必不知弈之魅人。曹孟德诗:“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但现存最古棋书名为《忘忧清乐集》,因此弈道中人必然认为,何以解忧,惟有围棋。何况李白有“举杯浇愁愁更愁”之句?可知酒能解忧,也能增愁。惟有围棋,不仅能忘忧,而且得清乐。或问输棋也乐 是的,有东坡“胜固欣然败亦喜”为证。此见道之语。以手谈博胜负者,不论棋力如何,棋品必不高。
  弈道称手谈,饮局尚拇战,故奕者哑然,饮者哗然。哑然老,一默一笑皆为天籁。哗然者,一饮一啄无非聒噪。是以饮者多嘴,而弃者无言。酒楼高悬“上谈风月,莫论国事”,而弈场相戒“观棋不语,言者有罪”。饮者道可道,弈者言无言;可道之道岂是道,无言之言无非言。饮者终日言,而千载之后无闻其言;弈者终无言,而千载之后聆其啸傲。
  饮者热中世局,弈者冷眼观世。饮者愿入世而不得其门而入,不得已旁观他人争竞,而计自身之得失,故忧;弈者欲出世而不得其路而出,不得已旁观他人争竞,而笑他人之得失,故乐。故饮者之忧浊,弈者之乐清。故观局者有诗云:“怕死贪生错认真,运筹多少费精神。看来总是争闲气,笑煞旁观袖于人。”
  然而局内局外亦复扑朔迷离。世人以下棋者为局内者,以观棋者为局外者,殊不知世有大棋盘,以真人真马为棋子,下棋者置身局外,决胜千里;做棋手者,入彼局中任人摆布。因此每每局外之对弈者毫无凶险,而局内之被弈者动辄得咎。胜则荣归弈者,败则辱属棋子。棋诀曰“舍小救大”、“逢危须弃”,可见做棋子者,常常免不了被“舍弃”的命运。故旁观并非毫无危险:一为目击者,即无局外人。
  古之弈者称围棋为“木狐狸”,言其魅人于骨。迷于木狐者,必不惑于人狐。故世之好弈者,必远于尘世之声色。棋道如世道,知棋者必知世,知世者必知人。世局如棋局,惟智者明乎饮弈之辨。诗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已矣,而弈者其默如雷。

                65 圣人

  只有单单在道德上超绝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的人,才被尊为圣人。如果一位高尚之土智力太超常,反而失去了做圣人的资格。
  让我们先假设道德是促进人类幸福的最高法宝,进而再姑且假设圣人的道德不受特定时代的局限,回而圣人的道德确实完美无缺,然后让我们看看圣人的道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人对自己的道德水准的判断不外乎三种:一种认为自己道德高尚,但他不愿意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另一种承认自己道德败坏,但他不认为自己是该上绞架的罪人。这两种人都很满意自己的道德状态——否则他们就不会让自己的道德偏离中间状态——因此圣人的道德感召对他们毫无作用。前者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学识丰富,能独立思考,因此他不佩服圣人的自戕性灵,更不赞成圣人的违反人性。后者大部分是社会底层的干练角色,他们因为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而知识有限,难以独立思考。但他们往往智力水准很高,因而能够直觉地正确判断,他能一眼看出圣人的道德是统治者用来哄骗愚众的虚伪道德。而由于他离统治阶层最远,因此他不仅不会拜倒在圣人脚下,反而会与圣人的一切道德对着干。
  第三种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圣人没有出现以前,会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平既不算太好——“我跟大家差不多”,但也不算太坏——“我可不想做坏蛋”。他们大都愿意勉力维持自己目前的道德状态。但圣人出现以后,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跟圣人相比,早已坏得不能再坏了;跟圣人相比,自己几乎是十足的罪人。于是想做一个好人的信念崩溃了,此时此刻,他们还能干什么 像圣人一 他们做不到。因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认自己有罪,然后破罐子破摔。
  这就是老子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根本原因。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恐怕是圣人和鼓吹圣人的人们决没有想到的罢?

               66 经验主义者

  老年人总是喜欢向年轻人传授经验,尤其是所谓的生活经验。殊不知除了科学知识、历史教训,纯粹个人性质的生活经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不仅无益,甚至有害。因为这种所谓的经验常常使年轻人失去生活的勇气。
  老人或未老已丧失锐气的人们乐于传授的,大抵并非有益的经验,而是世故。他们一般是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之类老生常谈做立论的依据的。他的忠告,无非是劝你一生都不要吃盐,更万万不可过桥。因为有一次他吃盐太多差点得肺炎,还有一次他过桥失足差点淹死。他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确实发生过因喝盐卤而喝死以及因过桥落水而淹死的事情。不过他老人家的历险,毕竟只能算是虚惊一场,他的教导并不能阻上某些偏偏不怕吃亏、偏偏不愿听老人言的初生牛犊愣头青——他们会想象自己也能像这老头一样侥幸没事。所以要使这种经验真正有效,最好的办法是请那些已经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来讲课——尽管他们死的时候或许很年轻,但大概还是比这位老人家更有资格教训人。只可惜,一来真正有经验的人已死,没有机会传授宝贵经验,二来他即使能重新活转来,大概也不会开这样的必修课。因为他还年轻,连他自己也免不了还要吃盐,还要过桥。他如果要传授经验,一定要等到自己已吃了太多并且早已吃腻了盐的时候,以及过腻了太多的桥并且现已腿脚发软无力再过的时候,才会像现在这位老先生一样,来念“别吃盐经”和做“勿过桥论”。
  老先生们的意见,其实是叫年轻人不要生活。比如说,不要自由恋爱,那是愚蠢的——“我愚蠢过,但你不要像我一样愚蠢。”又比如悦,不要相信任何人,否则就要上当——“我上过当,但我不愿意再看到你上当。”……诸如此类,你实在不能说他不是好意。但是年轻人如果听信了这种蠢话,简直就不该再活着。事实上,失败和成功,欢乐与痛苦,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倒是希望受过挫折的人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逃避生活,这种回挫折而失之生活勇气的所谓“经验”,对老年或未老先衰的人自己尚且无益,更何况对于他人?
  如果生活中真有什么应该饲取的教训,也总是一个人从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得到的。因为只有自己的经验,才是真正有益的。这虽然使人性迁善过于缓慢,但却能保证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真实的。其实正因为有太多的人害怕生活,逃避生活,拒绝生活,才使得人类真正有价值的经验至今少得可怜。一个真有这种经验的人,能够告诉年轻人的,就是勇敢地去生活。

                67 骗子

  第一个人晋见皇帝,自称有神技,皇帝让他拿出绝活。三年后,此人雕成了一片树叶,颜色、厚薄、筋脉,与真的树叶毕肖,把这片叶子混在一堆真的树叶里,谁也分辨不出真假。皇帝非常叹服,给以优厚的赏赐。哲人笑道:如果大自然要用三年时间才长出一片叶子,那么世界上就根本不会有树。其实这个人相当笨,他只要把一片真的树叶拿给国王,声称这就是他的作品,皇帝也会相信的。但那样他就成了骗子,可他现在自称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世上最笨的“骗子”。
  第二个人来晋见皇帝,自称能用魔法把刚出生的小公主一下子变大。皇帝高兴地让他把公主带走 一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皇帝每次追问,这人都说魔法还没成功。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魔法依然没有成功。皇帝相信这种魔法确实很难,所以耐心等着。十八年以后,这个人把公主带到皇帝面前,说魔法已经成功。皇帝看见公主果然“一下子”长大了,就高兴地给以优厚的赏赐。这人当然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但却是一个很笨的骗子。其实他第二天就可以随便找个十八岁的平民少女送进宫去,说这就是“一下子”变大了的小公主。皇帝就会对他更加刮目相看,说不定还会把“公主”下嫁给她,招为驸马。
  第三个人又来晋见皇帝,自称能织出世上最好的织物,但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看见。大臣们惟恐说看不见织物会被皇帝认为是愚蠢的,于是面对空空的织布机,纷纷说看见了世上最美丽的织物。皇帝同样担心臣民认为自己是愚蠢的,也对着空空如也的织机赞美子虚乌有的衣料,并给骗子以优厚的赏赐。随后,皇帝穿上了用这织物裁制的“皇袍”举行盛大的游行。所有的臣民都担心被人认为愚蠢,于是举国称赞皇帝确实冠冕堂皇。只有一个小孩惊叫道:“皇帝陛下怎么什么也不穿呐!”
  这个骗子最高明,他会利用人类的弱点,迫使其他受骗者帮着自己一起来哄骗皇帝。从这三个故事可以看出,骗子越来越聪明,而皇帝却永远愚蠢。而且骗子的骗术越来越高明,并非害怕皇帝识破他的骗术,而是害怕自己比别的骗子拙劣。没有一个骗子担心皇帝会变得聪明起来,每一个骗子需要做的,仅仅是在智力上超过其他骗子。竞争使人聪明,不竞争使人愚蠢。竞争愈演愈烈的人必将越来越聪明,没有竞争者的皇帝必将永远愚蠢下去。即使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但是骗子会让受骗者相信,你就是皇帝,骗子甚至能让受骗者相信,你就是上帝。

                68 间世者

  中外哲学家都认为,人有两种处世态度。一种是人世的态度,大多数普通人都是这样:迫逐名利,热爱此生。第二种与第一种相反,是出世的态度,献身宗教的僧侣、逃避尘世的隐士都是这样:拒绝名利,迫求永生或长生。
  但道家的庄子却提出了第三种处世的态度:间世。他为此讲了许多寓言故事。他曾以树为例。一棵树长得笔直,成材后就会被砍下来造房子、做家具——这就成了器,成器对他人是有益的,但对树却是有害的,因为为了成器,树必须死掉。反过来也不好,如果一棵树一开始就长得歪歪斜斜,那么谁也不会给它施肥浇水,马上就会把它砍下来当柴禾烧掉。
  庄子说,如果把有智慧的人比做一棵树,那么这棵树应该处在成材(喻人世)和不成材(喻出世)两者之间:一开始看上去像是能成材的样子,让人们给这棵树浇水施肥,盼着树长大,尽快成器。但树长到老大,总是不能让人完全称心:砍下来派大用场罢,显然还没成器;砍下来烧掉吧,又舍不得——说不定再长两年能成材 于是,这棵树就一直能不受干扰地生长下去,以终天年。
  庄子又借庖丁之口说了一个神奇的解牛故事:普通厨师(喻入世者)的刀,用一个月就坏了,因为他用刀把牛的骨头砍断。聪明一些的厨师(喻出世者)的刀,用一年也坏了,因为他用刀把牛的筋脉割断。庖丁(喻间世者)却是用刀在骨头与筋脉之间,筋脉与皮肉之间,寻找空隙,使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牛身上游刃有余——庖丁说,所以我的刀用了十九年,解了上千头牛,至今像新的一样。
  中国的道家思想在其他文明中没有同类可比物,而庄子的问世哲学则是人类智慧的奇观,是道家思想的最高结晶,是一种伟大的生命艺术。但大多数道家信徒只学到了老庄思想的皮毛:投机取巧的滑头主义和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这种处世态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完全消极的。庄子若是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念诵海涅的诗句“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罢。

                69 割肉者

  第一个故事出自印度。一只鸽子被鹰追捕,逃到国王的怀里请求庇护。鹰追来要国王把鸽子给它,因为鸽子是它的食物。国王说:“我曾发愿普渡一切众生。”鹰说:“我也是你普渡的众生之一。你不把鸽子给我,我就会饿死。”于是国王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给鹰。鹰说:“陛下应该公正!鸽子多重,你给我的肉也应有多重。”国王让侍从取来天平,把鸽子放在一边,把自己的肉放在另一边。肉不够重,于是他又割。但是他割完了身上全部的肉,仍比鸽子的份量轻。国王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上天平……刹那间人天震动,鹰受到了感化,而国王完好如初。
  第二个故事出自英国。为了帮助他人,商人安东尼奥以自己即将归航的商船做抵押,问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元钱。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曾经诋毁过他以高利贷牟取暴利,就假惺惺地说不要利息,但希望立一个契约:如果到期不还,安东尼奥情愿让夏洛克在身上割一磅肉。安东尼奥同意 然而很不幸,他的商船在海上遭遇风暴全部沉没 期限到了,夏洛克要求法庭主持正义,允许他按契约规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法官悦:“可以。但是按照契约,你只能不多不少,正好割下一磅肉,而且不能流出一滴血,更不能危及他的生命,否则将按法律判处你蓄意谋杀罪。”夏洛克只好放弃割肉,要求偿还三干元本金。但法官说:“按照契约,安东尼奥逾期不能还债,夏洛克不许收回本金,而只能割一磅肉。”结果夏洛克既无法收回本金,又不敢割肉。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
  第三个故事出自中国。两个朋友相约饮酒,但是他们钱不多,只够买酒,没有余钱买肉下酒。其中一个人提议:“我们自己身上有肉,何必再花钱买 ”于是他们打来了酒,用自己身上割下来的肉下酒。结果没等酒喝完,两个人都死
  三个故事显示出印度、欧洲、中国三大文化的根本特点。印度思想是利他主义的:割自己的肉给别人吃。这种视众生为绝对平等的慈悲超越于一切文化之上。而欧洲文明是利己主义的:割别人的肉给自己吃。但其中的契约观念和法律粕神,也是其他文化所陌生的,并且最终遏制了绝对的利己主义。中国文化是介于绝对利他与绝对利己之间的中庸主义:割自己人的肉给自己吃。这种“万物皆备于我”的自给自足思想也为其他民族所无。因此尽管中国人最喜欢大团圆结局,但在这三个割肉故事中,中国人的结局最为不幸。

               70 知者与为者

  道家人物曾讥讽孔子违反自然大势、欲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从“知”与“为”(亦即知与行)的关系中,可演绎出下述七种行为模式。
  一、“不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不知其可为而为之。”不知道不能做,只是正好没做;不知道能做,只是正好做 做不做与知完全无关,但是正好与自然本性暗合。——这是本能的“自失”存在;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将永远如此。
  二、“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知其可为而不为。”不知道不能做,可是偏偏做了;不知道能做,可是偏偏没做。做不做与知完全无关,但是完全与自然本性不合。——这是盲目的“自为”存在,堂吉诃德是其典型。
  二、“知其不可为则不为,知其可为则为之。”知道不能做,于是就不做;知道能做,于是就做 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所知,而所知完全合于自然本件。——这是超迈的“自然”存在,是中国人的审美人格——神仙。
  四、“知其不可为则为之,知其可为则不为。”知道不能做,但是偏偏要做;知道能做,但是偏偏不做。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所知,但所做完全违反所知;因为所知虽然合乎自然本性,但所做却服从了人类本性。——这是反自然的“自觉”存在,是希腊人的审美人格——悲剧英雄。
  五、“知其不为则不可为,为则或可为,而不为。”知道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做了就有可能成功,但为了保险起见,宁愿不做。行与知发生了错位。——这是自私的“留在”存在,是现代人最普遍的行为模式。
  六、“知其不为则不可为,为则或可为,而为之。”知道不做就一定不能成功,做了就有可能成功,所以不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一次又一次地做下去,直到成功或死亡为上。——这是创造性的“自由”存在,是最高的、实践的审美人格。佛陀、孔千、耶稣、苏格拉底都是典型。
  七、“不为而以为为,为而以为未为。”没有做有价值的事,却认为自己做了;做了无价值的事,却认为自己没做。——这是虚弱的“自欺”存在,阿Q是其典型。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