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痛并快乐着 ( 本章字数:2879) |
天道酬勤,付出总是有回报的。1997年,我成为我们中学唯一一个考取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当时在兰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了西北师大附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当时的录取比例是1∶6,好像比考大学还难。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就是从我们这所学校毕业的,据说我们的食堂还是温家宝总理亲自指挥兴建的。 起初的快乐和兴奋在我走进这所知名学校后变得荡然无存,接踵而来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这里集中着三类学生,一类是学习非常好的尖子生,一类是家里非常有钱的富家子弟,还有一类就是高干子弟,此外,还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主要有藏族和回族。在这样一个学校里,我找不到自己发展的空间,找不到和我一样贫穷的同伴,活得很压抑。在这个精英荟萃的校园,我找不到自己的快乐。原来的朴实在这里却格格不入。在外人看来,我的头上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可是却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痛苦。于是长久以来的那份自信,在这里开始动摇。当一个人不快乐的时候,他的自信也会被慢慢地吞噬,在“上了西北师大附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这句名言的影响下,班里的学生都很浮躁,这让我很担忧,但是我却无能为力。还好,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陪着我走过了那段孤独的岁月。 记得数学老师孙自立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那是我高一快结束的时候,他说:“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首先要适应它,这样才有机会去改造它。”很简单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对周围环境的抵触情绪,继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里的一切。在这里,我从来没有在学习上找到自信,因为无法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于是我不再给自己增添学习压力,而是开始重视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附中的教育模式在我们那一届表现得很突出,即非常像大学,所以很多学生适应不过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的进退全靠自己把握,正如在毕业之际,一位同学这样对学弟、学妹们讲:“附中像一个天堂,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大学梦想,附中也像一个地狱,让你从此迷失自己。”因为来到这里的都是来自各地的最优秀的学生,有的考上了清华、北大,有的却和当初进来的时候相比,差距很大。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里,你的兴趣爱好可以很好地发展。现在想想附中的生活,感觉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地方,特别是你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以及交往能力,将在这里得到极大的提高。综合实力的提升,对学习,特别是考大学是很有帮助的。 高中是一个人兴趣和爱好萌发的时期,所以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应该留一部分精力用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高中三年艰苦的学习很容易压制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还记得在我很迷茫的高二时,我们学校的副校长——张盛庆副教授,他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在转到文科班的时候,我认识了张鹏,和张鹏关系很要好,他和城市的学生很不一样,待人很真诚,但是我从来不知道他爸爸是我们的副校长,有一天晚上,他叫我和赛闹加措去他家吃饭,到他家后,才知道这事,那天让我们很紧张,为了让我们轻松点,张校长就离开,饭都没有吃就一个人出去散步了,这件事让我很感动。张校长很愿意听学生讲话,是个很好的心理医生,于是后来,我把自己的压力渐渐地讲给他听,就这样,他开始重新树立我的自信,让我开始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他经常给我们几个人讲他的故事,他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自从认识他后,心情轻松了很多,他对我讲的最多的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做人,他对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在他的开导下,我们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尽管这样,由于班上浮躁的学风加上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我第一年高考失败了,惨痛的结果让我无法忘记那个黑色七月。在和张校长交流过后,我决定复读,因为我还有很大的潜力,在补习这个问题上,我的建议是:一定看自己还有没有提高的余地,潜力是否都发掘出来了,一般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其潜力很大,或者说方法不到位的学生其潜力是很大的。补习生活是痛苦的,但是我却过得很快乐。在荟文辅导学校,我在班里排名是第八名!坐在第七排,班主任老师说,一般坐在前六排的学生,考大学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结果我偏偏在第七排,心里很郁闷,两节课后,更加郁闷的事发生了,我居然从第七排调到第八排,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偏偏把我又往后调一排,这不离考大学更远了?老师解释说,我和那个女生总分一样,但是她的英语比我高0.5分!在这个靠学习成绩排座位的班里,我第一次感到竞争的压力!这里学风很浓,有句话最能形容这里的学习竞争状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补习的这一年,每天晚上我都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一年来,每天晚上睡觉,从来不脱衣服,为的是早晨节省时间,同时也怕穿衣服影响别人的休息。清晨,当所有的同学还在熟睡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跑步,每天要到离跑道五站路以外的西北师范大学门口,在那里伫立一会儿,看着师大的门,我的信心就来了!然后满怀信心地去背书,就这样一直风雨无阻地坚持着,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到了班级的第二名,从五十名一跃就跃到第二名,在我们这个103人的大班,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然而我却没有丝毫的快乐,我在问自己,到底是侥幸还是努力的结果?下次还能稳居第二名吗?一种无形的危机感伴随这次成绩一起走进我的生活,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清华大学的杨建君写信告诉我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迫使自己不断地进步!这样的话坚定了我的信心,我相信我能!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说,我是近年来进步最快的学生。 其实复读生活也是一种经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这里我认识了好朋友谢峰、岳海洋。在痛苦、脆弱的时候,总有他们不断地鼓励我。在这里,我明白了自己当年高考失败的原因,首先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学习和复习,其次在于不能养成一种适合高考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没有规划,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现在想起来,我复读成功的秘密在于“吃得好、睡得好、学得好”。所以高考其实不仅是在考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同时也在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所以在复读的那一年,我追求的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坦然胸怀。这种心境在复习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这段经历,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让我回味无穷。 2001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妈妈激动地哭了,家里人也兴奋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成为记忆了,但回想起来依旧那么美好而感人。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