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0 ( 本章字数:2145) |
正文 第2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0) 另外,"君臣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因各人的际遇和努力,这种关系是经常变动的。比如,孔子五十岁时出任中都宰,这时候他是中都百姓的"君",同时他又是鲁哀公及执政大臣季孙氏的"臣"。后来他还当过司空、司寇等高官,还一度"权摄相事",也就是代理宰相。他辞职后,周游列国,很不走运,始终没有找到工作。有一年,中牟宰佛肸据中牟叛乱,想请孔子去辅佐他。孔子想动身前往。照说孔子以前当的官比佛肸大得多,他却愿意给佛肸当臣,可见他对君臣关系的变置是很开明的。由于子路的坚决反对,他没有去成。但也说明他心里并没有"能上不能下"的想法。
中国经过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后,人们逐渐将君臣关系理解为一国之主跟全国人民的关系,并且认为这种关系是不可变动的。变动即意味着改朝换代。如果用这种僵化的君臣关系理解孟子的话,就偏得太远了。孟子的"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仅仅是谈论每个人此时、暂时的行为规范,而不是永久的行为规范。打个比方,一个人心怀大志,不甘久屈人下,他将来通过努力,也确实可能成为大人物。但他此时是小人物,就应该按小人物的行为规范做事。等他成了大人物,再按大人物的方式行事不迟。他还是一个小人物时就摆大人物的派头,不仅是可笑的,也是"越礼"的,可能给自己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同样的道理,一个领导者,他很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他此时是领导,就应该"尽君道"。比如现在有些学者,被安排到领导岗位上,他却对领导工作毫无兴趣,一心想重回原来的岗位搞学术研究。但他此时既然身为领导,就要履行领导职责,想搞学术研究,等离开领导岗位再说。 总之,孟子的"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是提醒每个人牢记自己的身份,不要做与身份不相称的事。 那么,如何"尽君道"呢?晋平公曾经向智者师旷讨教过这个问题,师旷的回答是:"做好一个领导人物的规律是:悠闲恬淡不逞能。最重要的是仁爱,最紧要的是用人。要广开言路,疏通沟通渠道,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不被流行风气困扰,不受身边之人蒙蔽。要保持清醒头脑,从现存事物中看到它的未来趋势;要保持独立人格,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独到见解。要实事求是地考评部下的业绩,以公平的赏罚来统御部下。这都是一个领导人物应该做好的事。" 齐宣王也曾向智者尹文讨教过同一个问题,尹文的回答是:"领导人物要遵循的法则是:政令简明不逞能,宽和大度能容人。上面的事情少,下面就易于执行;上面的法令简明,下面就易于遵行。这样,部下就不会因为触犯一些多余的政策、条令而受到惩罚。大道能容万物,大德能容众人,圣人政令简明,天下却治理得很好。《尚书》说:'宽容即是圣明。'《诗经》说:'周王有宽和的度量,所以国运能延绵久远。'"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领导规范,但师旷和尹文两人确实道出了当好领导的一般法则,值得有志于当好领导的人用心领会。 如何"尽臣道"呢?汉朝刘向所编《说苑》一书总结了当好下属的一般规则:服从命令,完成任务后及时汇报,凡事不要专权独断,不要靠曲意逢迎来获得宠信,不要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一定要对国家有贡献,一定要对领导有帮助。 此外,《说苑》还总结了当下属的"六正六邪"。它说,按"六正"去做,就会享有盛誉;按"六邪"去做,就会得到恶名。 "六正"是:第一,事情还处于萌芽状态,就能看清成败的先兆、得失的要点,在祸事还没有发生就采取防范措施,使君王超然地站在显要尊荣的地位,天下都称赞他的贤能。像这样的人,叫做"圣臣"。 第二,虚心诚意,向往善政,用礼义勉励君王,劝谕君王实施长治久安之策,助成君王的优点,补救君王的缺点。事业成功了,事情办好了,把成绩归于君王,不敢独享功劳。像这样的人,叫做"贤臣"。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