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头椽子”与创新意识 ( 本章字数:1961) |
“出头椽子”与创新意识 我有好几次被上级领导找去谈话的经历,每一次领导都非常推心置腹的样子,对我说:“你要注意影响,常言道:‘出头椽子烂得快。’”我也不敢多问,不知什么时候得罪了上级领导,搞不好还有小鞋候着。于是,我整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的,也在内心深处检讨自己,是不是最近一段时间封不住嘴,不知不觉说漏了什么话,被身边小人给领导通风报信,得罪了领导。几天了,老是不得要领。后来托人打听,方知有一篇小文章,分析了一些目前现存的弊病,领导的意思是不能出卖单位的老底。后来连喜欢写点蹩足文章的我,都有些不敢下笔了,生怕某篇小短文又引起领导的“贵恙”来,或哪天搞不好不知不觉要引来什么惹身大祸,那下岗恐怕就指日可待了。云南不是有位农村青年,写了一篇《送礼怪招》吃了官司以外,因动了凶器,被判了刑了吗?文墨官司,被送上断头台的,也是自古有之,于是在内心奉劝自己要好自为之。 中国的古训不仅有:“出头椽子烂得快。”的警世恒言,还有:“见弓莫拉,见马莫骑。”“做客莫退后,见官莫上前。”“人怕出名,猪怕壮。”诸多醒世通言,无不都教我们要规规矩矩做人,不能越雷池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当领导的喜欢规规矩矩的“马屁精”,当然并不是说要让贫民百姓,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事,而是我们现在的领导都喜欢唯命是从的人,不喜欢和自己意见相左的谦谦君子共事,而宁愿与那些心术不正的小人为伍,听不进去逆耳的意见。可大小会上他们都要谦虚一番,都会非常诚恳地说“有什么意见大家多提一提,‘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嘛!多提提意见,以利于搞好党风建设。一定要多多提意见,少夸取得的成绩,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提意见才能更好地做今后的工作。
可你别老实当真,你真提了,那只好“吃不了,兜着走。”当老师的也是如此,平时开班会,都要求学生多提意见和建议,其实骨子里头是要求学生唯命是从,要符合自己的意志,谁胆敢违抗,便是一 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君王形象。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总书记对创新精神下的科学论断。面对如今的知识经济,面对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如今人们的一些扼杀创新意识的行为,难道不令人忧心忡忡吗?可我们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还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可以统领一切。而生怕自己的权利抓得不牢,到时天下会大乱,所以我们很多地方都还在实行“一言堂”,“一杆笔”,“一张嘴”,“一颗脑袋”,而其它的人那只是一种陪衬而已。在学校里,老师还统治着整个课堂,灌、压、填、按现象还很严重。 在单位领导说了算,不服上访去;在学校里,老师说了算,不服把家长喊来;在农村,村长乡镇长说了算,不服把包产地收回来。创新精神本来需要宽松的环境,但我们多少领导生怕部下超过自己,而四处刁难那些所谓不听话的刁民。有些领导就是整天惴惴不安,生怕这些刁民超过自己,官位就保不住。有的老师整天想的是如何把学生镇压下去,让他们听自己的话,师道尊严,老师说的话就是金枝玉叶,就是真理,要绝对服从,学生不能有任何异议,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这或许是我们祖先几千百年来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所利用以后,相反的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了。 我们有很多人在规劝别人要墨守成规时,都要美其名曰:“出头椽子烂得快。”可如果我们都不出头,人类会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吗?如果没有出头的人,我们今天恐怕还在吃生肉,还在穿树皮树叶。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毕竟已经被人类的创新和创造精神赶跑了。中国近代史的血泪,清楚地告诉我们,那种用压制的手段来进行教育和统治,说不定近代的悲惨遭遇还要重演。 为了不重演历史悲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理应要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历史的眼光,向前的眼光,对待我们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精英。正因为他们敢于冲破原来的桎梏,敢于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才使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才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要引导他们努力开拓进取,而不能只培养一些听话的小绵羊。古代哲人孟子尚且劝导我们:“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面对WTO我们那些高居官位的人们,那些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正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和自己作对的人,实际是引领我们前行的人。而那些唯命是从,唯唯诺诺的人,可能就是推我们进火坑的人,我们要警惕啊! 那些“出头椽子”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只要他们不违背人类的准则,那么这样的出头椽子就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理应成为我们民族的精英,理应成为引领我们迈向新世纪的人。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