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逆的隔代教育所昭示的家教意识 ( 本章字数:1818) |
互逆的隔代教育所昭示的家教意识 这里的隔代教育,不是现代通行的祖父母代对孙辈代的教育,而是指上代人教育子女和下代人教育子女的不同方式,简称隔代教育。 据调查,父代教育子女的方法和子代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互逆的。比如:父代人对子女娇惯、纵容和溺爱,子女代对子女就会不由自主地潜意识地变得严厉、限制和约束。相反地,父代对子女严厉、限制和约束的,子女代对自己的子女就会娇惯、纵容和溺爱。而那些为家庭教育子女的问题,经常有异议和分歧,甚至最后不得不为子女的教育而分道扬镳的夫妻,就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的人。这种互逆意识是根深蒂固的,不可调合的原则性分歧,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受到娇惯、纵容和溺爱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的娇生惯养而形成一些和别人不容的性格,在生存过程中,遭受极大的打击。最后,将这些失败都不自觉地迁就到父母身上,认识是父母不会教育孩子所一手制造的恶果。这样肯定在他们潜意识当中,就想方设法会用另一种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且这种意识是任何教育所无法改变的天性。另外,一些遭受严厉、限制和约束的孩子,往往成功的概率比较大,但也会对父母的那种严厉不满,认为这样的孩子缺乏父爱和母爱,他们往往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孩子,弥补自己小时候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这就是家庭教互逆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造成:“上代能干,下代憨。”“瞎眼母马,下良驹。”的根源。一个家族为什么会有衰盛起落的缘由也在这里。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些真谛: 第一,要严而有度。对孩子是要严的,因为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其性格里面有很多先天涣散、懒惰的野稗和杂草,需要不断地修剪、铲除。如果泛滥成灾的话,就可能危及他们正常的成长。但一味地严厉,也会使孩子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甚至过严后,孩子的一些欺骗、虚假的恶习会泛滥起来,主要目的是为躲避惩罚。毕竟小孩子,很多东西都处在懵懵懂懂状态,更多时候需要大人的指点、引导和教诲。因为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望值和自怜自顾意识的影响,有时候会过严;有时候把他们看成是自己延伸和自我的代表,又会太放纵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公正客观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做到严而有度。 第二,要宽严相济。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讲求科学性,讲求循序渐进。任何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都注定要失败的。所以对孩子既要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也要对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做法,给予控制和限令。要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教育观严格教育他们,同时也要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观念,让他们从小事上做起,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不成才,也要让他们成人,而要做到这一点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宽严相济。 第三,爱而不溺,严而有爱。对孩子的爱,这是人类美好的感情。但爱的方式方法也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有的人的爱,是生活上让他们吃好穿暧,精神上把他们供在神台上。舍不吃的舍不穿的,都让给他们,苦活累活差食坏衣留给自己穿,以为这样就爱他们了,其实这时狭隘害人的溺爱。有的人的爱是严厉,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才。”对孩子“严”字当头。只准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我叫你干啥你就干啥,把孩子管得服服贴贴,一付小绵羊的样子,这两教育方式方法都会导致孩子成长偏差。爱,也要让孩子体会到你在爱他(或她)。而且滥爱,只能使孩子麻木不仁,惯出一些贻害终生的纨绔娇横气来。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过严只能让孩子产生人生到处是陷阱,所以胆小怕事,最终会变得做什么都前怕虎后怕狼。所以爱,要爱得有理、有度、有节;严,要严得合情、合理、合法,方才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成为有用的合格公民。 第四,有松有弛,长期不懈。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也出现乍冷乍热的坏现象。特别是麻将风的盛行,使这种现象就越演越烈。平时很不管孩子,到孩子出点问题,才大打出手。这不仅让自己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而且最容易造成孩子虚假变态的心理。教育孩子是一项长远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要有一颗耐心、细心、热心、凡心、公心、正心、爱心、诚心、童心……有松有驰,长期不懈,方可教育好孩子。孩子教育好了,对自己来说是人生的重大成功,对社会和人类也是功来可灭的千秋功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