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还是阻止? ( 本章字数:1443) |
防止还是阻止? 学校教育单独的只追求知识的掌握,所带来的不良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这是值得庆幸的。可是实际的学校教育,因为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溺爱和社会溺爱,导致了学校溺爱。有些教育过多强调安全第一,或者鼓励教育。对孩子们关心和爱护,真是到了关爱有加的地步,达到了“捏在手里怕捏着,含在口里怕化了”的过份溺爱的境地。大家都知道,人的成长是要经过一些磨难和失败的,没有挫折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可就是在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往往迷失了方向。这让我们想起一些国家搞挫折教育的精明和正确,只有让孩子吃一些苦,遭受一些挫折和失败,他们才能够感受到快乐和健康,才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天天在强调温室里长大的苗,是弱不经风,不可成为栋梁之才的。可实际到自己的头上,大家对孩子的教育就不是那么大气和大度了。这可能受传宗接代封建意识的影响,生怕一棵独苗苗,一旦出点意外,这一支人的就断了香火。因为怕断香火,所以对孩子的就溺爱有加,这成了如今家长们的通病。而真正采取比较明智的教育方法的家长为数还极少。因为这些家长的意识,又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对孩子们的教育意识。 我们不能因为火能引起火灾就不用火,更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可以防止火灾,可以避免噎,可绝对做不到不用火不吃饭。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存在因噎废食的现象,且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因为实行“一把手”责任事故追究制后,校园里凡是可能引起伤害的东西都被拆除了。孩子们课外爱玩的单双杆、木马、爬杆……有的干脆被拆了,有的只能在体育课上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其它一律不准动。更有甚者,就连平时学生爱玩的踢毽子、跳绳以及其它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球类活动,也因为容易在校园里发生意外伤害,同样遭到了限制和取缔。有的为了图省事,保官位,就把一些能够引起意外伤害的所有活动都禁止了,在禁止的同时还要加上一句警示:“谁不听劝告,执意我行我素,事故责任就追究谁。” 我们天天将孩子们禁锢在教室里,整天晕头转向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把教室当成了象牙塔,将孩子们培养成连家都不会回的温室弱苗,这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人,如何应对纷繁多变的国际竞争社会呢,这真让人为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啊!况且学生就是天天关在教室里,教室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保险柜,有时出点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具有躲避、逃离、减少事故发生的意识和能力,尽量避免不应该发生的意外伤害出现在校园里。 阻止孩子们参加各种课内外活动和校外活动,这样固然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然而,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牺牲了很多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和非智力因素的机会。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成才,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良的意志、品质往往会阻碍一个的成长和成才。不良的意志和品质,可能会将聪明的才华和才智,消磨殆尽,或者让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良好的意志和品质,能使人达到勤能补拙的最高境界。 由此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阻止是以牺牲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和优秀人才培养为代价的,我们再也不能在干这种因噎废食的蠢事了。而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预案和防范措施来尽量避免,如果真的发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我们也要理性去思考,而不能一味追究学校的责任。同时,也要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撑学校教育的腰,让学校真正成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摇篮和基地。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