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难道只能围绕在考分上作文章吗? ( 本章字数:2011) |
基础教育改革难道只能围绕在考分上作文章吗? 这几年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千改万改都没有脱离分数这道金箍咒。而教育的最大伤痛,就是这个千刀万剐的分数给弄的。按道理来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解放人的潜能,将每个人先天所拥有的才智,通过教育后,被放大,被挖掘,被利用……这就是教育要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当然这是理想化教育思想,不容易实现,且在现实生活中实施起来也是有难度的。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才行。可是实际上从整个教育系统的指挥棍来看也好,或者从社会、学校、家庭的意识来看也好,教育的目标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清华、北大。大家教育孩子的口径也是异口同声地说:“只有读好书才有出路。”这是喊了上千年的不是真理的真理,所以如今孩子们的道理水平,下滑到了不得不令我们重新审视的地步了。同时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最终造成的恶果是,孩子们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有人曾经戏谑我们的基础教育说:“每个星期的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的八点钟,不用进到中小学校,也可以知道全国几千万的孩子们在干什么了?因为这一刻,他们都坐在教室里,最多差别就是一部分孩子在上语文,一部分孩子在上数学。”当然有点言过其实,却也符合实际。因为:“孩子们要考大学啊,不学可不行。” 虽然稍有点知识的人都认识到:“首先要教会孩子们做人。”的教子道理,一些有素养的教师都也有这个意识:“要首先教孩子做人。”可在中考、高考这个以分数为标准的恶魔面前,这些想法被吞噬殆尽了。“学而优则仕”这个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恶瘤,尽管在很多方面我们将它进行了削弱。可事实上,没有文凭是当不了官的。加之社会对官员的崇拜,实际上“学而优则仕”这一意识在表面上被削弱了,但在操作中,是被强化了。因为以升学为目的基础教育,实际上只在为极少部分升入所谓重点大学的学生服务。 教育改革如果总是围绕在考分上作文章,这种教育改革永远是失败的。尽管有人企图通过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或者提高公民素质,但是如果没有脱离分数的桎梏的话,这种做只能算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最终结果也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质的。 我们将教育比喻成园丁育花苗,既恰当又不恰当。为什么呢?说恰当,是因为孩子们需要精心呵护,需要除草施肥,修枝打叶。不恰当是因我们往往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按照我们事先设置好的模式进行培育。就像工厂里的模具一般,事先设计好了,然后用这个模具去套,套进去的,就进行精心培育,在外面的就不理不管,任其发展下去。结果我们的教育就处高耗底效的老牛拉破车的状况之下,这样出的人才少,且人才成本过高,是在牺牲了大量的废料后,才出几个算不上有多高明的。这种教育模式 抛弃了大多数有潜力的人才,只培养几个使用范围极其狭窄的精英,这是我们教育长期以来豢养出来的恶习。教育应该是以拯救灵魂的为已任,不应该以教书为终极目的,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基于这一点的。既然是拯救灵魂事业,这就要注重那些灵魂先天不足的群体。而教育的实际,是我们把这一部分人,冠以差生后,放弃了他们。严格地说,关爱我们大家都觉得头疼的所谓“差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而只去为少数能读得进去书的人服务,那他培养出多少个清大、北大、留学生,说穿了是在为自己的饭碗服务,是算不得什么的。同时教育只为几个精英服务,也是教育的极大不公平。 有些人认为教育不公平,就是享有的教育资源不同,其实教育的极大不公平,是对一部分能够教育得好的人的放弃。这一部分能够教育得好的人,其实质上也没有什么大错,只是他们获取分数的能力有限罢了,他们可能在其它方面,有自己的才华。是由于教育的缺位,使他们丧失了发挥才能的机会,这就是不公平。所以教育公平就体现在对所谓“差生”的培养教育,而那少部分的精英,因为他们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等等原因,也不需要我们对精英们负多少心血。对精英们过分重视,有点类似《扁鹊见蔡桓公》中桓候开始时对扁鹊的不信任的那句话:“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如果引申到教育上,就是:“师之好教精英以为功。” 如何消除这种考分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一、努力消除文凭、权力、金钱崇拜,培植凭本事吃饭的共荣社会; 二、办学的模式应该多样化,单一的文化课教育,不能满足具有各种智力才能因素的人才发展; 三、改变单一以分数论英雄的招生制度,招生学校还应对所招生对象进行思想品质各方面的考察。 四、获取知识只能看成是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各种能力,发现各种有用人才。 五、把越改越难的课程难度和范围降下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发展其它的能力。 六、加强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教育,应有具体的活动内容。 总之,教育不能一个模式,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多元化”,而不是“一刀切”。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