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1 ( 本章字数:2635) |
正文 第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1) 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
带着目标生活,是儒家奉献给世界的最好忠告。儒家的目标极具弹性,可大可小,大则济天下,提升人类生活的品质;小则善其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随才具时运,进退俯仰,人生也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 陆九渊生平 陆九渊(公元1139年-1192年),字子静,人称"象山先生",宋代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小聪明好思,"举止异凡儿"。曾任县主簿、国子正等职。后因事去官,专心讲学,每开讲席,学者群集,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堂堂地做个人" 陆九渊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陆九渊堪称学术界的男子汉,他的学说,可以用"为学"、"明道"、"察理"、"立心"、"做人"十个字来概括,其立足点却是"做人",其他四条都是为"做人"服务的。如果不能做好一个人,为学、明道、察理、立心都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他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如何"堂堂地做个人"呢?关键是在道义与利害面前,能保持"本心"的"至大、至刚、至直、至平、至公",归结起来,有三个要点: 第一,在道义面前,有骨气。 陆九渊认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为国、为民、为道义"的君子,而不是"为私己、为权势"的小人。假如道义与一己私利相冲突,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私利而保全道义,即使受到生命威胁,也决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在历史上、在生活中,这种有骨气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是令人敬佩的,即使他们的敌人,也会对他们投以敬意。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和楚国作战,晋国副帅知莹被俘。战后,双方交换战俘,楚共王为知莹送行时,问道:"您大概很恨我吧?" 知莹回答:"两国交战,我才能平庸,成了俘虏。您的手下没有杀我,让我回国接受惩罚,这是您的恩惠,我哪敢怨恨呢?" 楚共王又问:"您感谢我吗?" 知莹回答:"两国都为长远利益考虑,希望解除百姓痛苦,互相抑制怨忿,达成和解,交换俘虏,以成全两国的友好关系。我并没有参与这件事,又敢感激谁呢?" 楚共王仍不甘心,又问:"您回到晋国,用什么报答我呢?" 知莹回答:"我不敢怨恨谁,也不敢感激谁。既没有怨恨,又没有感激,不知道要报答什么。" 楚共王说:"虽然如此,你也一定要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知莹说:"托您的福,让我把这身骨头带回晋国,就是敝国国君把我杀了,我也没有遗憾。如果敝国国君开恩不杀我,让我继续在军中任职,率领军队保卫边疆,即使遇上您的将帅,也不敢违礼回避。我将尽心竭力献出自己的生命,不会有别的想法,对晋王尽到做臣子的职责。这就是我用来报答您的。"知莹的话,很含蓄地表明,将来两国交战,自己将忠于职守,决不会因为今天的不杀之恩而手下留情。 楚共王叹息道:"晋国是不能跟它争斗的。"于是,他对知莹以礼相待,送回晋国。 知莹坦率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很可能激怒楚共王而遭来杀身之祸。但他却不愿为了自身安全而信口敷衍,这种胆魄与骨气,确实令人折服。 第二,在责任面前,有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完成职责,是对一个人的起码要求。但是,要完成职责,往往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有时甚至需要流血流汗,冒极大的风险。有些人稍感困难就放弃职责,这是缺乏勇气的表现。要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要竭心尽力履行职责,不畏千难万险,不讲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借口。 春秋时,齐庄公决定讨伐莒国。为了鼓舞士气,他设立"五乘勇士"的称号,却没有授给武士杞梁和华舟兄弟。两人深以为耻。作战时,杞梁和华舟同乘一辆车子,护卫庄公前行,遇到莒国军队阻击。杞梁、华舟下车奋勇搏杀,俘虏了披甲的武士三百人。 齐庄公欣赏他俩的才能,又担心他们遇到意外,就劝阻说:"你们停下来吧,我要和你们共同享有齐国。" |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